[发明专利]一种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9714.7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杰;徐阳春;卢颖林;韦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20;A01C21/00;A01G22/5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专用 有机 无机 复混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它是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混配而成:磷酸二铵7~9份,氯化钾16~18份,硫酸铵35~37份,有机肥40~4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甘蔗种植中的应用,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甘蔗,机械开沟施用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为200~250kg/亩,甘蔗种植量为3500~4500段双芽苗/亩。本发明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配比合理,符合甘蔗生育期营养需求特性,可促进甘蔗生长并提高其产量,提高甘蔗品质,长期施用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背景技术
甘蔗始产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之一,是主要的糖料作物。甘蔗种植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带,种植面积大,在我国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种植。甘蔗生育期长且生物量大,养分消耗比其他作物多,因此整个生育期种植的施肥管理对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甘蔗对氮和钾的需求量较高,特别是对钾的吸收量大于氮和磷的吸收量。近年来,由于蔗农过分追求高产,连年耕种,化肥施用量过高,且存在轻钾肥的现象,造成了甘蔗生育期养分投入失衡。不仅造成了甘蔗品质下降、发生生理病害,而且带来了土壤酸化和板结、有机质下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甘蔗种植中,化肥施用量过多及养分不均衡等现象,造成甘蔗地土壤酸化、有机质偏低、养分失衡等问题,提供一种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该复混肥符合甘蔗营养需求特性,后期无需追肥,节省人力,肥料利用率高,能确保甘蔗产量高、品质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它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混配而成:磷酸二铵7~9份,氯化钾16~18份,硫酸铵35~37份,有机肥40~42份;其中,原料组分的总量为100质量份;所述的复混肥含有的养分比例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8.8~9.7∶5.5~7.1∶10.0~11.3,有机质为17~19%。
优选的,所述的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混配而成:磷酸二铵8份,氯化钾17份,硫酸铵35份,有机肥40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含有的养分比例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1∶8∶12,有机质为18%。
所述的硫酸铵中氮的质量百分比为18~21%。
所述的磷酸二铵中氮的质量百分比为18~21%、五氧化二磷质量百分比为46~54%。
所述的氯化钾中氧化钾的质量百分比为55~65%。
所述的有机肥是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农作物秸秆与鸡粪混合,添加秸秆腐熟菌剂,在熟堆的湿度为65%的条件下腐熟;其中,鸡粪的添加量为农作物秸秆质量的5%,秸秆腐熟菌剂的添加量为农作物秸秆质量的1‰;所述的有机肥中氮磷钾总养分含量≥5%,有机质≥45%。
所述的农作物秸秆为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肥中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分别为2%-2%-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各组分充分搅拌混匀制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甘蔗种植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具体为: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甘蔗,机械开沟施用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为200~250kg/亩,甘蔗种植量为3500~4500段双芽苗/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金属电接触体、制造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方法
- 下一篇:报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