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轴向和振镜联动的双头激光标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9655.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阮海涛;钱厚达;李伟;徐银丽;陆康帆;唐元克;陈信宇;李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赵春正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轴向 联动 激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向和振镜联动的双头激光标刻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第一振镜具有矩形的第一最大扫描区,第二振镜具有矩形的第二最大扫描区,第一最大扫描区与第二最大扫描区在X轴上对齐,第一最大扫描区与第二最大扫描区拼接且具有重叠部分,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读取加工图档和向第一振镜及第二振镜分配加工任务。装置包含了两个振镜,且该两个振镜相互独立,各自的加工区域拼接,扩大了装置的打标范围,对于超出单个振镜范围的图案也能够加工,不再需要拼接,保证了表面装饰工件的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标刻领域,特别涉及基于轴向和振镜联动的双头激光标刻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标刻机利用振镜扫描系统将激光投射在板材等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形成永久标记。振镜扫描系统是由光学扫描器和伺服控制两部分组成。每个伺服电机轴上固定着激光反射镜片,每个伺服电机分别由计算机发出数字信号控制其扫描轨迹。
传统的激光标刻机只能实现在振镜范围内的激光打标,超出振镜范围就会需要进行拼接,由于前后两次这会容易造成在拼接区域产生明显的接缝问题,很影响一些表面装饰工件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轴向和振镜联动的双头激光标刻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第一振镜具有矩形的第一最大扫描区,第二振镜具有矩形的第二最大扫描区,第一最大扫描区与第二最大扫描区在X轴上对齐,第一最大扫描区与第二最大扫描区拼接且具有重叠部分,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读取加工图档和向第一振镜及第二振镜分配加工任务。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包含了两个振镜,且该两个振镜相互独立,各自的加工区域拼接,扩大了装置的打标范围,对于超出单个振镜范围的图案也能够加工,不再需要拼接,保证了表面装饰工件的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振镜连接在第一驱动系统上,第二振镜连接在第二驱动系统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能够:
读取加工图档;
根据人为设定的第一振镜的第一打标范围与第二振镜的第二打标范围分别分配加工图档上的图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在分配图元时,若图元位于第一打标范围内且第二打标范围外,则将该图元分配给第一振镜;若图元位于第二打标范围内且第一打标范围外,则将该图元分配给第二振镜;若图元位于第一打标范围和第二打标范围的公共区,则就近分配给第一振镜或第二振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图元位于第一打标范围和第二打标范围的公共区,则控制器计算该图元的最小包络矩形的中心到公共区两侧边界的距离,就近将该图元分配给第一振镜或第二振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根据人为设定的排序规则,自动规划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的加工路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序规则包括坐标顺序、最短路径和按方向排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人机操作界面,人机操作界面提供输入振镜的打标范围和选择排序规则的入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能够将加工图案上的图元分成两个图块,图块能够在人机操作界面上被选中、被排序和设定激光打标参数。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轴向和振镜联动的双头激光标刻装置的俯视图。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加工图案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加工状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第一振镜1、第二振镜2、第一驱动系统3、第二驱动系统4、电机5、导轨6、第一最大扫描区7、第二最大扫描区8、重叠部分9、第一打标范围10、第二打标范围11、平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新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