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亲和性硫化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9335.8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司耀俊;钱厚琴;吴玉勋;柳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205 | 分类号: | C08J3/205;C08L27/12;C08K5/37;C08K3/1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亲和性 硫化 氟橡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亲和性硫化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一,配制硫化剂分散液:以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0.1%的溶液,在溶液中加入三嗪三硫醇四丁基铵盐、氟化钙和氢氧化钙配制成硫化剂分散液;二,共混合:将步骤一中制成的硫化剂分散液与氟橡胶乳液以机械搅拌形成混合液;三,共凝聚:以丁二酸为凝聚助剂,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3%的溶液;四,热处理:将步骤三中凝聚后的溶液加热至120℃持续60分钟,清洗、干燥得到金属亲和性硫化氟橡胶。本发明不但可以了解决氟橡胶本身的金属亲和性,而且不强影响复合材料粘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亲和性硫化氟橡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氟橡胶在很多领域要与金属材料复合使用,如建筑工业上的抗振或减振橡胶件,汽车上使用的油封和密封圈,高强度输送带和高压胶管等,因此与金属的硫化粘合是橡胶工业最重要的生产加工技术之一,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而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效果直接影响着这些产品的使用性能,在橡胶与金属的硫化粘合中,与采用溶剂型胶粘剂的间接硫化粘合法相比,直接硫化粘合工艺比较符合环保要求,目前的三嗪三硫醇四丁基铵盐可作为氟橡胶与金属直接硫化时的粘合剂,但这种粘合剂通常只能用混炼的方法与胶粒混合,均匀性较差,易产生焦烧、喷霜等问题,使后续工序难以正常进行,并导致成品性能下降,且伴有较严重的粉尘和散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亲和性硫化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它不但可以了解决氟橡胶本身的金属亲和性,而且不强影响复合材料粘合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亲和性硫化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硫化剂分散液:以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0.1%的溶液,在溶液中加入三嗪三硫醇四丁基铵盐、氟化钙和氢氧化钙配制成硫化剂分散液,硫化剂分散液中三嗪三硫醇四丁基铵盐含量为2%,氟化钙含量为15%,氢氧化钙含量为6%;
步骤二,共混合:将步骤一中制成的硫化剂分散液与氟橡胶乳液以机械搅拌形成混合液,以三嗪三硫醇四丁基铵盐与氟橡胶固含量总和为100%计,三嗪三硫醇四丁基铵盐占0.5%~3%;
步骤三,共凝聚:以丁二酸为凝聚助剂,配制成重量百分浓度为3%的溶液,加入步骤二中所述的混合液中,加入的量与步骤二硫化剂分散液加入量体积比为1∶10;
步骤四,热处理:将步骤三中凝聚后的溶液加热至120℃持续60分钟,清洗、干燥得到金属亲和性硫化氟橡胶。
本发明步骤一中在溶液中加入三嗪三硫醇四丁基铵盐、氟化钙和氢氧化钙持续进行搅拌后配制成硫化剂分散液,持续搅拌的时间为5-10min,转速为50-100rpm。
本发明步骤二中硫化剂分散液与氟橡胶乳液进行机械搅拌的时间为5-10min,转速为50-100rpm。
本发明步骤三中凝聚的方式为采用机械搅拌方式进行凝聚,机械搅拌为5-10min,搅拌的转速为300rpm。
本发明步骤四中采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或三次以上,这样将残留的分散剂和凝聚剂除去。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采用液相填充工艺使硫化剂在氟橡胶颗粒中分布均匀,端基热处理使填充结构保持稳定,解决固态硫化剂使用时的均匀性、粉尘、散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氟橡胶与金属的直接硫化粘合,提高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到10kN/m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旨在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但应当注意到,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最佳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启示,任何显而易见的变换或者等同替代,也应当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亲和性硫化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