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艾纳香素抗炎活性成分在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98836.4 申请日: 2021-03-20
公开(公告)号: CN112999217A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发明(设计)人: 王鲁;彭俊超;杨会;龙莉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352 分类号: A61K31/352;A61P29/00;A61K36/28
代理公司: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代理人: 刘安宁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艾纳香素抗炎 活性 成分 药物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艾纳香素抗炎活性成分在药物中的用途,涉及医药,本发明提供了艾纳香素抗炎活性成分对核转录因子NF‑κB相关蛋白IκBα、p65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以及对细胞核移位的影响;证实了艾纳香素的抗炎活性并确定将艾纳香素应用于药物的剂量应当是5μg/ml~80μg/ml,为抗炎活性成分在药物中应用打下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具体来说,涉及将艾纳香素抗炎活性成分在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艾纳香素(blumeatin)是植物艾纳香的提取物,其分子式C16H14O6,分子量为302.27876,CAS号为118024-26-3;艾纳香素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制法通常以艾纳香药材为原料,经过脱色脱脂、浸膏制备、印迹模板制备、萃取分离、制备液相纯化而得到。目前艾纳香素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超敏反应性疾病的药物。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艾纳香素的专利有:ZL2008100447999号《由大果木姜子和艾纳香提取的、含1,8-桉叶素和艾纳香素的油状组合物及其用途》、ZL2008100447984号《一种含有1,8-桉叶素和艾纳香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ZL201210521446X号《艾纳香素的用途》、ZL2012103768860号《一种制备艾纳香素的方法》、ZL2016108799469号《一种艾纳香素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分离提纯方法》。迄今为止,尚无将艾纳香素抗炎活性成分用于药物的专利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艾纳香素抗炎活性成分在药物中的用途,从而增加艾纳香素的用途,使其能够在药中得到应用,为人类健康服务。

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并在先天性免疫应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炎症、免疫细胞调控、存活和增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病毒或细菌入侵机体时,细菌或病毒主要致毒因子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而激活细胞,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主要致病成分,可以被 TLR4与MD2在细胞表面识别并形成的复合物,随后通过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依赖的信号通路启动细胞内信号,从而激活白细胞介素受体相关激酶(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IκB激酶β(IKKβ)以及核转录因子(NF-κB),进而引起细胞因子分泌,导炎症的发生。

发明人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艾纳香素对由花生四烯酸、5-羟色胺及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及人血小板聚集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艾纳香素对小鼠巨噬细胞无细胞毒性,反之,可以保护由四氯化碳和硫代乙酰胺造成损伤的小鼠肝组织,缩短戊巴比妥药物的半衰期,加快药物在小鼠肝脏内的代谢。这就是艾纳香素的抗炎活性相关报道。

发明人具体的试验证明,抗炎活性成分艾纳香素能够抑制炎性蛋白IκB的降解和磷酸化以及NF-κBp65磷酸化,还能抑制NF-κBp65的入核、抑制细胞因子IL-1β、IL-6的分泌。

发明人运用分子对接技术以TLR4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为靶点筛选出了艾纳香中抗炎物质,还运用MTT法检测了艾纳香素对RAW264.7的细胞活性;又运用LPS致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估了艾纳香素抗炎活性;还运用构建好的NF-κB p65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检测了艾纳香素对LPS致NF-κB p65入核的影响。

通过试验,发明人测定了艾纳香素在有无LPS存在时的细胞活性;测定了艾纳香素对LPS致RAW264.7细胞因子IL-6、IL-1β分泌的影响;还检测了一定剂量下艾纳香素核转录因子NF-κB相关蛋白IκBα、p65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及对LPS致NF-κB P65核移位的影响。

发明人进一步测定了艾纳香素具备抗炎活性的剂量范围。通过测试得知艾纳香素在5μg/ml~8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均能抑制细胞因子IL-6的分泌。由此确定将艾纳香素应用于药物的剂量应当是5μg/ml~80μ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8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