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轮车辆的通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8597.2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M·梅巴兰;A·拉瓦特;C·撒布莱蒙尼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4;F02M35/04;F02M35/10;F02M35/16;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林军;王珺 |
地址: | 印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通气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100),其中车辆具有框架组件(FA),所述框架组件(FA)沿着所述车辆(100)的纵向轴线(L‑L’)向后延伸。支撑在所述框架组件(FA)上的发动机(106),其中通气管(302,401)被布置在气缸盖罩(210)上,与纵向轴线(L‑L’)成预定角度。所提出的通气系统导致发动机在变化的负载条件下的有效通气。
技术领域
本主题涉及多轮车辆。更具体地,本主题涉及多轮车辆的通气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鞍型车辆由内燃(IC)发动机提供动力。目前生产中的大多数机动车辆利用在奥托(Otto)循环下操作的内燃往复式活塞发动机。该内燃(IC)发动机包含气缸盖,气缸盖邻接气缸体以形成燃烧室,在燃烧室中发生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由于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产生的力传递到能够在气缸体内往复运动的活塞,且该往复运动由滑块曲柄机构通过连杆传递到曲柄轴的旋转运动。为了密封燃烧室,每个活塞具有装配在活塞的圆柱形侧的环形凹槽内的O形环。在活塞的进气冲程期间,曲柄轴向下拉动连杆以在燃烧室内引起真空。所引起的真空将进料通过入口阀泵送到燃烧室中。在压缩循环中,入口阀关闭并且活塞被提供压缩比的连杆向上推动。在燃烧室内的进料点火时,活塞被燃烧能量向下推动。在燃烧几乎完成或完全完成之后,排气阀打开并且曲柄轴向上推动活塞以排出进料并且然后重复该循环。
在压缩和燃烧循环期间,O形环经受非常高的气压,导致气体轻微泄漏,通常称为窜气(blow by)。包括空气、燃料、蒸汽和燃烧副产物的窜气增加了暴露于油底壳的发动机组内的压力。如果没有解除窜气,则它将迫使油底壳中的油经由量油尺逸出,从而发动机将失去润滑。为了防止润滑损失,通常将窜气排到大气中,这作为环境危害是不优选的。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通常在发动机的曲柄箱处设置曲柄箱强制通风系统,但是曲柄箱强制通风系统具有固有的缺点,例如由于温度下降而导致的油冻结,因此需要具有高效的曲柄箱强制通风系统,该高效曲柄箱强制通风系统将满足车辆的共同要求,包括低重量、低成本、高效率、在整个速度范围内的良好可控性,同时克服所有上述问题和已知技术的其他问题。
附图说明
参照双轮鞍型车辆的实施例以及附图来描述详细说明。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数字来指代相似的特征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示范性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发动机的俯视截面图以及气缸盖罩的局部透视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空气过滤器组件的发动机的俯视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空气过滤器组件的发动机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气管的侧视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测试结果的图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后侧的局部剖视透视图和具有电子部件和电池组的发动机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在下文陈述的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和实施例将变得清楚。根据实施例,原动机是内燃(IC)发动机,在此描述的所述内燃(IC)发动机以四个循环操作。这种内燃(IC)发动机安装在跨步(step-through)型两轮或三轮或多轮车辆中。可以设想,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发明的构思可以应用于采用类似系统的其他类型的车辆。另外,原动机包括牵引马达和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其他推进装置。在所示实施例的随后描述中进一步提及的“前”和“后”以及“左”和“右”是指从两轮车辆的后部观察向前看时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此外,除非另外提及,否则纵向轴线L-L’是指相对于原动机即发动机的前后轴线,而除非另外提及,否则横向轴线X-X’通常是指相对于原动机即发动机的左右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8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