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8193.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雄;曾雷;谢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F17/20;C05F17/50;C12N1/14;C12N1/20;C12R1/685;C12R1/885;C12R1/645;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孔德超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废物 预处理 堆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本方法先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园林废物进行生物预处理,然后再堆肥;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含有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 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GMCC 3.7212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15792。园林废物经过预处理后其可溶性碳浓度高,生物可利用性高,显著提高堆肥过程中的总有机碳、总氮和木质纤维素的矿化度,同时预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经过预处理后其数量迅速增殖,并促进堆肥的迅速升温从而提高园林废物的发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园林废物量大面广,已成为城市绿化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园林废弃物是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产生的植物残体,主要包括树叶、草屑、树木与灌木剪枝等。据统计,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9%,绿地率35.72%。随着城市绿化覆盖率的不断上升,园林废弃物的数量日益增加,如果任意处理,不仅影响城市面貌,而且还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处置这些数量日益庞大、每天源源不断产生的园林废弃物,已成为城市环境绿化面临的严峻问题。
园林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纤维,自然条件下可生物降解周期长,处理处置困难。传统的园林废弃物处置方式主要有填埋与焚烧与高温好氧堆肥。填埋占地面积多、场址选择难度较大;焚烧投资大、工艺设备复杂、运行管理费用高,二次污染严重。因此,传统的填埋与焚烧方式处理园林废弃物与节约友好型的生态园林建设目标格格不入。
高温好氧堆肥技术作为传统的资源化技术,是实现园林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的最佳途径。但园林废弃物中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微生物降解周期长,导致园林废弃物高温好氧堆肥效率低,严重限制了其规模化推广与应用。因此在堆肥前进行预处理或在堆体中接种微生物菌剂是提高园林废物堆肥发酵效率的可行方法。目前园林废物高温好氧堆肥预处理方法主要为酸解和碱解,即通过添加酸和碱破坏园林废物木质纤维结构并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但是酸解和碱解是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反应,其极端的反应环境会影响后端堆肥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园林废物堆肥发酵效率低、发酵周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提高园林废物生物可利用性的预处理方法及以处理后的园林废物进行堆肥的方法。
本发明的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生物预处理:将园林废物粉碎,浸泡于水中,添加氮素和微生物复合菌剂,混匀,静置5-20d;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含有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GMCC 3.7212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15792;
b.生物堆肥:将预处理后的园林废物与辅料混合,加水调节初始含水率为50%-60%,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堆肥,当堆肥温度达到60℃后翻堆一次,之后每2-7天翻一次堆,堆肥30-70d。
优选,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是将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GMCC 3.7212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15792以菌体数量比1:1:1:1混合得到的。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活菌数为1×108-1×109cfu·mL-1。
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园林废物质量的1%-5%。
优选,所述的氮素为硫酸铵、硝酸钾或尿素;所述的氮素的添加量为园林废物质量的0.5%-2%。
优选,所述的辅料为城市污泥或鸡粪,所述的园林废物与辅料以质量比2:1-1:2的比例混合。辅料含氮量较高。
优选,所述的步骤b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堆肥原料质量的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8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