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工程施工管理数字化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8108.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1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萍;乔中;管云凯;何积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3/00;G06Q50/08;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工程施工 管理 数字化 方法 系统 终端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工程施工管理数字化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其包括获取原设计工程图;依据原设计工程图生成工程预览模型;获取当前施工信息,当前施工信息包括工程标段信息、施工尺寸及施工进度;依据当前施工信息生成工程实际模型;比对工程预览模型与工程实际模型,依据预设的比对条件筛分合格部分与不合格部分;标记并显示工程预览模型与工程实际模型中的不合格部分。本申请具有方便核对当前工程情况与设计图,减少工作量,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管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工程施工管理数字化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用于形容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是一种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领域内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时,一般由设计院出设计工程图,施工方按照工程图准备物资、调配人员及设备等,之后由监理方负责质量把控。施工期间,施工方需要与监理方、设计院多次核对施工情况,以避免建造成果与预期规划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避免影响最后的验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于复杂、非常规型的建筑,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需要反复人工核对当前工程情况与设计图,导致工作量较大,导致工程管理效率低下的缺陷。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为了方便核对当前工程情况与设计图,减少工作量,提升工程管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程施工管理数字化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工程施工管理数字化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工程施工管理数字化方法,包括:
获取原设计工程图;
依据原设计工程图生成工程预览模型;
获取当前施工信息,当前施工信息包括工程标段信息、施工尺寸及施工进度;
依据当前施工信息生成工程实际模型;
比对工程预览模型与工程实际模型,依据预设的比对条件筛分合格部分与不合格部分;
标记并显示工程预览模型与工程实际模型中的不合格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出原设计工程图,依据原设计工程图以及BIM技术将二维模型转化为三维模型;而现场人员根据现场施工的调查情况,即当前施工信息生成工程实际模型,通过工程实际模型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各个工程标段的施工情况,包括实际的施工尺寸及进度等;通过比对工程预览模型与工程实际模型,依据比对条件,保留一致或相似之处的合格部分,筛选出有偏差的部分,即不合格部分,之后标记出不合格的部分供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三方查验,以此方便核对当前工程情况与设计图,缩短人工逐个核对的工作量,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优选的,在所述依据预设的比对条件筛分合格部分与不合格部分的步骤后,当获取到预设的转化信号时启用转化操作,转化操作包括:获取工程实际模型,将其中的不合格部分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与原设计工程图统一格式的实际工程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维模型容易出现重影及遮挡,因此可将工程实际模型中不合格部分的三维模型重新转化为二维图纸,且二维图纸与原设计工程图采用统一格式,以此方便与原设计工程图对比,方便设计方校对查验。
优选的,在所述依据预设的比对条件筛分合格部分与不合格部分的步骤后,
当获取到预设的分离信号时启用分离操作:获取工程实际模型中的不合格部分的三维模型与其他部分的三维模型的连接节点,记录上述连接节点的空间位置坐标;
依据连接节点的空间位置坐标对不合格部分与其他部分进行分离;
执行分离操作后工程实际模型中的不合格部分与其他部分处于可分离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8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