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质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909.8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9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思宇;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轩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传感器 技术 装配式 建筑 墙体 框架 质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上存在的连接处数量进行统计,并对各连接处分别进行浇筑基本参数、浇筑轮廓线平整度和浇筑区域浇筑均匀度获取,由此根据获取结果分别统计各连接处的浇筑基本参数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浇筑轮廓线平整度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和浇筑均匀度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进而综合以上统计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综合连接质量系数,实现了对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连接处连接质量的检测,其统计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综合连接质量系数为检测人员评估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的质量提高可靠全面的评估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体框架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各地都在兴建房屋建筑。但当前中国房屋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需要大量的钢筋、模板、支架、大量人员在现场操作,存在作业工序多、施工周期长、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扬尘和噪声环境污染较重等弊端。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房屋建筑,通过将工厂的预制构件运输至项目地点,并在工地现场完成构件装配连接,相比于现场制作建筑,它具有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施工周期短、人力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房屋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由于其墙体框架是经构件装配连接而成,其连接处即为整个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的薄弱环节,若连接处存在质量隐患,将会影响整个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的稳固性,严重者将导致墙体框架坍塌,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由此可见,对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连接处的连接质量进行检测是评估整个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质量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本发明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上连接处进行浇筑基本参数、浇筑轮廓线平整度和浇筑区域浇筑均匀度获取,由此根据以上结果统计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综合连接质量系数,实现了对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连接处连接质量的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墙体框架连接处数量统计:对装配式建筑墙体框架连接处的数量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各连接处按照设定的顺序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i...n;
S2.连接处浇筑基本参数获取:对统计的各连接处获取其对应的浇筑长度、浇筑材料类型和连接处截面积,并将获取的各连接处对应的浇筑长度、浇筑材料类型和连接处截面积构成连接处浇筑基本参数集合Qw(qw1,qw2,...,qwi,...,qwn),qwi表示为第i个连接处的浇筑参数对应的数值,w表示为浇筑基本参数,w=r1,r2,r3,r1,r2,r3分别表示为浇筑长度、浇筑材料类型、连接处截面积;
S3.连接处浇筑基本参数对应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统计:从连接处浇筑基本参数集合中提取各连接处对应的浇筑长度,并将其与数据库中各种浇筑长度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连接处的浇筑长度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从连接处浇筑基本参数集合中提取各连接处对应的浇筑材料类型,并将其与数据库中各种浇筑材料类型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连接处的浇筑材料类型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从连接处浇筑基本参数集合中提取各连接处对应的连接处截面积,并将其与数据库中连接处各种截面积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从中筛选出各连接处的连接处截面积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由此根据各连接处的浇筑长度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浇筑材料类型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和连接处截面积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统计各连接处的浇筑基本参数对应的墙体框架连接质量影响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轩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轩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