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馈线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782.X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1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辉;王鹤凡;郭雷岗;师恩达;张振献;张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J13/00;H04W12/03;H04W24/02;H04W24/0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信 智能 分布式 馈线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馈线方法及装置,包括至少一台开闭所综合智能终端、馈线开关和分布式FA终端,分布式FA终端安装于开闭所综合智能终端和架空线路中的配电终端,用于检测馈线开关的电信号以及分合状态信息,开闭所综合智能终端通过5G无线数据终端形成环形自协商通信通道,并通过5G通信拓扑网络与配网自动化主站连通;本发明利用5G网络具备低时延高带宽的技术特点实现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以及主站的通信,能够在线路故障发生后实现无线通信交互,自动完成故障区间的定位、隔离和转供电,既能弥补传统馈线保护存在的隔离和切除时间久的缺陷,同时也能代替基于光纤通信的差动保护,无需工程施工铺设光纤线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变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馈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线路馈线自动化(FA)主要有集中式、就地型重合器式和智能分布式三种方式。集中式由主站通过与配电终端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处理,中间环节较多,主站集中处理数据多,对通信系统依赖程度高;就地型重合器式不依赖于通信系统,但故障处理时间长,且需要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配合,整个处理过程需要至少两次重合,加大了对一次设备的短路冲击和损害;智能分布式无需主站干预,由终端之间相互通信完成故障处理,故障处理时间短,对通信依赖程度低,减轻主站运行压力,是配电自动化FA技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也是配电自动化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最优手段。
目前配网线路由于光纤铺设困难、成本高等问题,智能分布式故障处理的应用实施困难,就地分布式故障处理仍然大量采用就地型重合器式,整个故障处理过程时间长的问题比较突出。5G通信技术具有海量连接、大带宽、低时延等特点,可以满足智能分布式应用需求,同时5G网络切片技术可为电网不同分区业务提供不同层次的安全隔离能力和更好的安全保障。研究5G通信技术与配电智能终端的融合,充分发挥5G通信的技术优势,在丰富配网通信方式的层面和解决智能分布式故障处理应用实施困难方面,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5G网络具备低时延高带宽的技术特点实现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以及主站的通信,能够在线路故障发生后实现无线通信交互,自动完成故障区间的定位、隔离和转供电,既能弥补传统馈线保护存在的隔离和切除时间久的缺陷,同时也能代替基于光纤通信的差动保护,无需工程施工铺设光纤线路的基于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馈线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馈线方法,其特征是:开闭所综合智能终端对馈线线路进行实时检测,且至少两个开闭所综合智能终端通过5G无线数据终端形成环形自协商通信通道;
检测到故障信号后,依据得到的故障信息特征在环形自协商通信通道进行传递,启动分布式FA逻辑判断,依据环形自协商通信通道进行协商,找出故障区间,并依据协商内容,分布式FA终端自动适应电网运行方式进行调整;
故障区间所在的开闭所综合智能终端将故障处理过程及结果生成FA动作信息,依据5G通信拓扑网络上报配网自动化主站。
进一步的,所述对馈线线路进行实时检测的内容为采集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位置处的线路端点处的电流信号,其具体步骤为:电流采集模块实时获取电流信号,并由控制模块判断电流是否过流。
进一步的,故障区间的判断方式为:控制模块判断故障对时信号时刻本地电流采集模块获取的电流信号是否过流,同时判断故障对时信号时刻由对等通信模块获取的电流信号是否过流信号,故障位于同时过流的本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与发送过流信号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之间的配电线路区域内。
进一步的,出现过流时,则对等通信模块将静态拓扑模型、动态拓扑模型以及电流采集模块获取的电流信号定时分发给配电线路上的各个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各个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的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静态拓扑模型和动态拓扑模型进行拓扑连接信息更新,再根据更新的拓扑连接信息将接收的静态拓扑模型、动态拓扑模型以及电流信号通过对等通信模块发给配电线路上的各个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7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扫描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责任追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