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7224.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洞;辛静;杜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1/00 | 分类号: | B41J31/00;B41M5/44;B41M3/00;C09D175/04;C09D133/20;C09D7/61;C09J127/06;C09J177/00;C09J16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蔡艳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号牌 用热转印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烫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包括碳带和反光膜,所述碳带包括带基以及分别设于带基两侧的背涂层和热转印层;所述热转印层依次为耐老化层、硬层、颜色层和粘合层;所述反光膜由设于基膜一侧的反光层和胶黏剂层组成。本发明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由碳带和反光膜两部分组成,可以一次性成型车牌,方便快捷,且车辆号牌具有好的识别性、牢固度和耐候性特点,从而可以满足现现有车辆号牌制作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烫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车辆号牌的传统的制作工艺方式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工艺复杂、劳动强度高、污染环境等弊端来。而随着热转印技术的发展,标签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很多由传统的印刷方式制作的产品现在可以通过数码热转印来实现。那么采用热转印的方式进行车辆号牌制作,可以实现数码印刷,全程环保高效,节省材料。
传统的印刷流程为金属牌-印刷反光膜-贴反光膜-冲压-溶剂擦拭-晾干-成型;而热转印的方式是将碳带的热转印层信息转印至PVC反光膜上后通过热压工艺将反光膜和金属车牌粘合在一起,形成车辆号牌,该工艺全程无污染,实现了数码印字,相对于传统工艺需要使用金属字粒和大量有毒的溶剂的方法更加高效环保。
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辆号牌的热转印薄膜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该热转印薄膜具有好的识别性、牢固度和耐候性特点,从而可以满足现有车辆号牌制作的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热转印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包括碳带和反光膜,所述碳带包括带基以及分别设于带基两侧的背涂层和热转印层;
所述热转印层依次为耐老化层、硬层、颜色层和粘合层;所述耐老化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丙烯腈-丙烯酸共聚树脂20~35%、光稳定剂 3~8%、酚类抗氧剂 2-8%、余量为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所述硬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聚氨酯树脂35~45%、丙烯腈树脂5-10%、余量为二氧化硅;所述颜色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氯醋树脂20~30%、颜料20~25%、紫外线吸收剂5~10%、润湿分散剂2~5%、余量为氯醚树脂;所述粘合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PVC树脂30~35%、聚酰胺树脂30~35%、余量为聚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反光膜为PVC反光膜;所述背涂层为有机硅含量为20%的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二氧化硅为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树脂为醇溶型聚酰胺树脂。
优选的,碳带的厚度为45~50μm,其中带基厚度为20μm,背涂层厚度为0.1~0.2μm,耐老化层厚度为1~2um、硬层厚度为2~3um、颜色层厚度为15~18um、粘合层厚度为5~8um。
优选的,所述丙烯腈-丙烯酸共聚树脂的分子量为40000~50000,玻璃化温度小于60℃;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树脂的软化点为85~95℃,熔融黏度为4000~5000mps;氯醚树脂的熔融粘度>100000 mps。
优选的,所述反光膜由设于基膜一侧的反光层和胶黏剂层组成,基膜另一侧为光滑面,不做处理;即基膜一面依次设反光层(反光层与基膜相接触)和胶黏剂层,另一面光滑。进一步的,所述基膜为PVC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反光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珠光材料55~75%、酚醛树脂25~45%;所述胶黏剂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酯树脂20~45%,聚烯烃树脂55~80%。
进一步优选的,基膜的厚度为3~5μm,反光层的厚度为1~2μm,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2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设备红外检测辅助装置
- 下一篇:便携火线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