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微带平面反射单元及阵列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6682.5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蔡洋;李森;吴涛;曹玉凡;张宝玲;李冠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14 | 分类号: | H01Q15/14;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19/1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1014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微带 平面 反射 单元 阵列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微带平面反射单元及阵列天线,包括微带移相单元、介质基板和金属地板;微带移相单元和金属地板分别印刷在介质基板的顶面和底面;微带移相单元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布设同心布设的内层谐振单元、中层谐振单元和外层谐振单元;内层谐振单元包括直线金属带和两条内层圆弧;中层谐振单元包括两条中层圆弧;外层谐振单元包括两条外层圆弧;每个中层圆弧的径向厚度为θ2保持不变,每个外层圆弧的径向厚度为θ3大于每条内层圆弧的圆心角为θ1,且能随同步变化θ1。本申请仅通过改变变量θ1,即实现反射单元中反射相位变化,并使变化范围突破360°的限制,进而超过500°,从而能大幅提高反射阵列的宽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与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宽带微带平面反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雷达和远距离通信系统,对高增益天线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抛物面天线和阵列天线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抛物面天线具有增益高,方向性强,工作频带宽的优点,但是体积大、重量大,加工难度高;对于高增益阵列天线,依靠馈电网络的调控,可以满足大角度的波束电扫描的需求,但是阵列天线馈电网络复杂、造价非常高、外形庞大笨重。这些缺点严重限制了这两种传统高增益天线在雷达和远距离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在这种背景下,平面反射阵列天线应运而生,它采用与抛物面天线相同的馈电方式又有阵列天线的平面结构,且重量小、体积小、加工简单、成本低、性能多样等优点,使得平面反射阵列天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带宽窄是平面反射阵列天线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中小型尺寸的天线而言,发射单元的带宽窄是限制天线整体带宽窄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阵列单元的宽带化,需要对天线单元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提高整个反射阵列的带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宽带微带平面反射单元及阵列天线,该宽带微带平面反射单元及阵列天线能使每个微带反射单元的相位变化范围突破360°的限制,进而超过500°,从而能大幅提高反射阵列的宽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宽带微带平面反射单元,包括微带移相单元、介质基板和金属地板。
微带移相单元和金属地板分别印刷在介质基板的顶面和底面。
微带移相单元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同心布设的内层谐振单元、中层谐振单元和外层谐振单元。
内层谐振单元包括直线金属带和对称布设在直线金属带两端的两条内层圆弧。
中层谐振单元包括位于两条内层圆弧外侧的两条中层圆弧。
外层谐振单元包括位于两条中层圆弧外侧的两条外层圆弧。
假设直线金属带所在长度方向为u轴,直线金属带的中心点为O1,假设过中心点O1且垂直于直线金属带长度方向的轴为v轴。每条内层圆弧的圆心角为θ1,每个中层圆弧的径向厚度为θ2,每个外层圆弧的径向厚度为θ3。
则两条内层圆弧、两条中层圆弧和两条外层圆弧均关于u轴和v轴对称,且圆心均为O1。同时,θ3θ1,且θ3能随θ1同步变化。
θ3=θ1-16°。
θ2角度固定,通过调节θ1和θ3的大小,进而调节反射相位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6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盘切换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全站仪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