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6469.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7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通克;王丽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M29/30;A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ivc 系统 寄生虫 防护 装置 | ||
1.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防止笼盒(1)和管道(2)内的寄生虫互通的隔离模块(3)、用于杀死管道(2)内寄生虫的消杀模块(4)、用于识别活体寄生虫的识别模块(5)、控制模块,所述隔离模块(3)包括有设置在笼盒(1)进风口用于防止进风支管(21)内的寄生虫进入笼盒(1)的第一隔膜(31)、设置在笼盒(1)出风口用于防止笼盒(1)内的寄生虫进入出风支管(22)的第二隔膜(32),所述第一隔膜(31)、第二隔膜(32)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富集寄生虫的凹槽(33),所述第一隔膜(31)上凹槽(33)的开口朝向进风支管(21),所述第二隔膜(32)上凹槽(33)的开口朝向笼盒(1);
所述消杀模块(4)设置在管道(2)内,包括有用于限制寄生虫移动的限制元件(41)、用于杀死寄生虫的灭活元件(42),所述消杀模块(4)、识别模块(5)均与控制模块耦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能够接收识别模块(5)传输信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消杀模块(4)启闭;
所述隔离模块(3)包括设置在进风口用于增强风速的第一增流板(34),所述第一增流板(3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41),所述第一通孔(341)的轴向截面成梯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隔膜(31)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在第一增流板(34)的前方,所述第一通孔(341)的小口径朝向第一隔膜(31)的凹槽(33);所述隔离模块(3)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用于增强风速的第二增流板(35),所述第二增流板(35)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351),所述第二通孔(351)的轴向截面成梯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隔膜(32)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在第二增流板(35)的前方,所述第二通孔(351)的小口径朝向第二隔膜(32)的凹槽(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增流板(34)、第二增流板(35)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且与笼盒(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膜(31)、第二隔膜(32)均与笼盒(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离模块(3)与笼盒(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增流板(34)、第二增流板(35)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第一隔膜(31)、第二隔膜(32)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笼盒(1)上设置有用于阻拦实验动物破坏第一隔膜(31)的金属防护网(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制元件(41)包括设置在管道(2)上的多个黏块,所述管道(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置黏块的限位孔,所述黏块裸露在管道(2)内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吸附管道(2)内移动寄生虫的粘贴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灭活元件(42)包括设置在粘贴层上的杀虫药、设置在管道(2)内的导药管(421)、设置在导药管(421)上的喷嘴(422),所述导药管(421)内流通有杀虫药水,所述喷嘴(422)与控制器耦接,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与控制器耦接的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指令,并将外部指令传输至控制器,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喷嘴(422)的开启与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识别模块(5)包括涂覆在第一隔膜(31)与第二隔膜(32)上供寄生虫沾染的荧光染料、用于采集管道(2)内影像信息的摄像组件,所述控制器与摄像组件耦接,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分析影像信息的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识别到动态荧光影像则判断有存活寄生虫,所述控制器控制喷嘴(422)开启杀死寄生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64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