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及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6058.5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熊翔;张红波;左劲旅;熊杰;徐惠娟;王雅雷;杨波;江丙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5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马德胜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积 装置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包括底座、料板、沉积室,沉积室包括外筒体、排气口,以及设于外筒体内的排气套筒;排气套筒包括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部的套筒,内筒与套筒围合形成气流通道,且套筒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料板上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位于套筒和内筒之间;料板上还设有进气结构,进气结构包括进气孔阵列,进气孔阵列以排气套筒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进气孔阵列远离排气套筒的一侧设有第四进气孔。该设备能够有效控制沉积过程中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其与待处理坯体充分接触。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该设备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确定碳源气体流量大小的准则及随CVD次数增加而递减的原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及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碳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比模量、高导热性、低膨胀系数、摩擦性能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常用于耐高温烧蚀材料、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核能、医学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作火箭和导弹发动机喷管、飞行器天线、飞机及轨道交通刹车制动装置、光伏领域等部件。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制备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的首选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导热性能好、线膨胀系数低等优点,是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但现有CVD工艺不适用于超大超厚(1000mm×300mm×150mm以上)碳/碳复合材料增密,由于碳源气与坯体接触不充分、不均匀,渗透不深入,导致CVD后坯体密度难以超过1.30g/cm3,内外密度差异超过0.2g/cm3,增密工艺周期长(约600-800h),制备成本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沉积效率高且均匀性好的气相沉积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相沉积装置,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沉积效率高且均匀性好,能够有效控制沉积过程中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其与待处理坯体充分接触。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该设备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增密效率高,制备出的产品合格率高,能够实现碳/碳复合材料的批量制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沉积室;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进气口,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料板,所述沉积室安装在所述料板上;所述沉积室包括外筒体,设于所述外筒体顶部的排气口,以及设于所述外筒体内的排气套筒;所述排气套筒包括内筒和套设在所述内筒外部的套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套筒围合形成气流通道,且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料板上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位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内筒之间;所述料板上还设有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位于所述排气套筒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之间,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孔阵列,所述进气孔阵列以所述排气套筒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所述进气孔阵列包括第二进气孔和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三进气孔均呈列状布置,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三进气孔之间预留坯体放置位置;所述进气孔阵列远离所述排气套筒的一侧设有第四进气孔,所述第四进气孔环绕所述进气孔阵列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60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偏吹风机
- 下一篇:一种纤维增强电熔法兰接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