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煤矸石中提取石墨相氮化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5976.6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0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杜红伟;包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82 | 分类号: | C01B21/082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闵亚红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石 提取 石墨 氮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煤矸石矿物中提取石墨相氮化碳的方法,包括:选用不同挥发分组分含量的煤矸石为原料,通过调配使得煤矸石中挥发分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将调配好的煤矸石在热解气氛下以及700‑900℃下焙烧1‑100min;将焙烧后的煤矸石以大于15℃/min的降温速率急速冷却至20‑400℃后并保温1‑2h,即得石墨相氮化碳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煤矸石中提取石墨相氮化碳的方法,不仅可实现快速、高效和大批量制备石墨相氮化碳材料,而且可以实现煤矸石中有价元素的回收,回应国家固废资源化的政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矸石矿物中有价物质提取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在煤矸石中提取石墨相氮化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碳(C3N4)是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需要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密度低、化学稳定性高、生物兼容性好、耐磨性强等优点,在高性能耐磨涂层、膜材料、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金属氮化物的制备、发蓝光材料或高温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氮化碳(C3N4)材料制备的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报道合成出了α-C3N4、β-C3N4、石墨相或CNx等。
目前氮化碳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离子束溅射法、激光等离子体沉积和激光烧蚀、离子镀、离子注入法等制备方法。但是普遍面对的问题都是制备困难,能耗高,产量低等问题,氮化碳材料的大批量制备需要寻找新的思路,解决制作工艺流程繁琐,消耗时间长、能量多,效率低下,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问题。
煤矸石中具有丰富的碳、硅、铝、氮等元素,但是通常作为废弃的“石头”堆放在矿山上,堆放量日益增加,当前已有几十亿吨的堆放量,已经对环保产生了影响,因此,寻求一种通过对煤矸石中提取碳氮元素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煤矸石中提取石墨相氮化碳的方法,不仅可实现快速、高效和大批量制备石墨相氮化碳材料,而且可以实现煤矸石中有价元素的回收,回应国家固废资源化的政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煤矸石中提取石墨相氮化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不同挥发分组分含量的煤矸石为原料,通过调配使得煤矸石中挥发分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调配好的煤矸石放入密闭坩埚中在热解气氛下以及700-900℃下焙烧1-100min;
步骤三、将焙烧后装有煤矸石的密闭坩埚以大于15℃/min的降温速率急速冷却至20-400℃后并保温1-2h,即在坩埚内表面沉积出石墨相氮化碳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煤矸石的组分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
进一步的,所述水分包括物理吸附水和化学结合水;所述灰分包括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所述挥发分包括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氮元素构成的有机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煤矸石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水分为1%-15%,灰分为40%-95%、挥发分为1%-50%,固定碳为1%-50%。
进一步的,所述煤矸石中挥发分中有机物中碳元素的含量通过TOC测得,氮元素含量通过BOD测得。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热解气氛为氮气、氩气、空气和真空条件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急速冷却过程的时间为1-60min。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调配好的煤矸石放置在耐热载体上,所述耐热载体为石英坩埚或陶瓷坩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