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负极极片多间隙结构的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625.5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梢;黄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臣新能源(渭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70;H01M4/13;H01M10/613;B41J2/435;B41J3/01;B41J3/4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71402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负极 极片多 间隙 结构 锂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负极极片多间隙结构的锂电池,由正极极片以及负极极片上下连接并绕卷形成,所述正极极片上连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极片上连接有负极耳,所述负极极片的基材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涂布层,所述基材未涂布的区域形成若干间隙结构;所述间隙结构与所述正极耳位置相对应,所述间隙结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正极耳的宽度。本发明中负极极片的基材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若干间隙结构,能够释放锂电池内部的应力集中,达到改善正极极片上的正极耳焊接位两侧断裂问题,提高锂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负极极片多间隙结构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卷绕过程为铝带或者镍带焊接、贴胶、正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裁切、贴终止胶带、测试短路。上述结构卷芯,在循环测试中,尤其是大倍率充放电循环中,因电芯内部膨胀、应力等影响,在正极的铝带焊接两侧为薄弱点,受力集中,从而容易导致铝箔断裂。现有技术大部分使用高强铝箔基材、更薄铝带、调整卷芯松紧度以及使用高粘性极片贴胶等方法进行解决,使用期限较长还会产生断裂;同时对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很难精确追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负极极片多间隙结构的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负极极片多间隙结构的锂电池,由正极极片以及负极极片上下连接并绕卷形成,所述正极极片上连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极片上连接有负极耳,所述负极极片的基材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涂布层,所述基材不涂布所述涂布层的位置的形成若干间隙结构;所述间隙结构与所述正极耳位置相对应,所述间隙结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正极耳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间隙结构宽6mm-10mm。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锂电池外表面的其中一个间隙结构设置有二维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极耳为铝带;所述负极耳为镍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负极极片的基材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若干间隙结构,能够释放锂电池内部的应力集中,达到改善正极极片上的正极耳焊接位两侧断裂问题,提高锂电池寿命;
2、不仅能提高电解液渗液效率,还能为锂电池倍率放电以及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提供疏散通道,降低锂电池内的温度;
3、在间隙结构上进行激光喷绘二维码,不会造成负极极片的表面损伤,方便追溯生产信息;
4、不改变现有设备,易于实现,不增加任何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负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负极极片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负极极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极极片多间隙结构的锂电池,如图1-5 所示,由正极极片1以及负极极片2上下连接并绕卷形成,所述正极极片1上连接有正极耳3,所述负极极片2上连接有负极耳4,所述负极极片2的基材5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涂布层6,所述基材5不涂布所述涂布层6的位置形成若干间隙结构7;所述间隙结构7与所述正极耳3位置相对应,所述间隙结构7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正极耳 3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臣新能源(渭南)有限公司,未经天臣新能源(渭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