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604.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攀;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1;F24F11/54;F24F11/84;F24F11/86;F24F11/77;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朱鸿雁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除霜 控制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压缩机排气温度;确定所述当前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目标排气温度;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从初始除霜开度每隔第一预设时间增大第一开度,直至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达到第一目标除霜开度。该方法在除霜时,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除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除霜时,空调器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提高排气温度和室外盘管温度,来达到除霜的目的,但是,若除霜时冷媒循环量不足,会使得室外盘管温度降低,无法退出除霜,出现除霜时间过长的现象,且存在除霜不干净的问题。以及,在除霜时,空调器会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直接增大或减小至预设开度,以达到除霜的效果,但是,此调整方式会使得系统波动较大,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该方法在除霜时,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除霜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压缩机排气温度;确定所述当前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目标排气温度;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从初始除霜开度每隔第一预设时间增大第一开度,直至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达到第一目标除霜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在当前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目标排气温度时,通过以逐步增大的方式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从初始除霜开度逐步增大至第一目标除霜开度,可以增大冷媒循环量,达到快速除霜的目的,提高除霜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除霜开度Kmax的取值为:400步≤Kmax≤480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1的取值为:0st1≤60s,所述第一开度K1的取值为:1步≤K1≤60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当前压缩机排气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从所述初始除霜开度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减小第二开度,直至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达到第二目标除霜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目标除霜开度Kmin的取值为:0步≤Kmin≤200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的取值为:0st2≤60s,所述第二开度K2的取值为:1步≤K2≤60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当前压缩机排气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室外盘管温度;确定所述室外盘管温度小于或等于除霜目标盘管温度且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控制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在第四预设时间后,控制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所述初始除霜开度;在第五预设时间后,控制四通阀断电;在第六预设时间后,控制压缩机启动,并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至除霜频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风机、室外风机、电子膨胀阀、四通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压缩机排气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外盘管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控制器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可以提高除霜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除霜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