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5549.8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关钰明;谢廷正;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9K11/06;B01J3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分子材料包括式(Ⅰ)和/或式(Ⅱ)所示的单元结构,所述超分子材料为笼状;式中,R为氢原子、醚链、烷基链或聚芳香烃链;M为过渡金属离子。本发明提供的超分子材料具有八面体笼状结构,其结构稳定,所述超分子材料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其应用范围广;且该超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荧光材料在荧光分析、生物检测、化学传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而这种材料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浓厚的研究兴趣。传统的有机荧光材料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荧光分子在稀溶液中发光较强,而在聚集状态时由于π–π堆积会导致荧光减弱甚至猝灭。这种现象被称为聚集诱导荧光猝灭(ACQ)。在实际应用中,ACQ是非常不利的,人们尝试多种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然而,由于聚集是生色团固有的属性,很多尝试以失败告终。后有研究者发现了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有机分子因其独特的荧光特性,可有效地解决传统荧光分子荧光自猝灭的问题,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重视。AIE材料具有生物兼容性好、发光效率高、光稳定性好、斯特克斯位移大等优点,可以提供荧光“点亮型”检测等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光电、生物成像、医学等。
但是目前报道的AIE分子多为小分子,具有AIE效应的配位超分子很少见,有文献报道了一种含有四苯乙烯基团的花环状二维超分子结构,但其结构柔性、稳定性不佳,限制了应用范围。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稳定性强,具有聚集诱导荧光猝灭性能的超分子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分子材料,其结构稳定,具有聚集诱导荧光猝灭性能。
具体,所述超分子材料包括式(Ⅰ)和/或式(Ⅱ)所示的单元结构,所述超分子材料为笼状;
式中,R为氢原子、醚链、烷基链或聚芳香烃链;M为过渡金属离子。
R基团能够对三联吡啶类有机配体进行修饰的基团,用于改善化合物溶解性,或者是引入功能基团,从而提高其加工性能。
优选的,所述R为氢原子、C2-C12的烷基链或C2-C12的醚链。
优选的,所述M为正二价或正三价金属离子,正二价或正三价金属离子能够与X型四臂三联吡啶有机配体组装形成金属有机超分子,且稳定性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M为Fe2+、Co3+、Os3+、Hg2+、Ir2+、Pd2+、Rh3+、Zn2+、Cu2+、Cd2+、Mn2+、Ni2+、Ru2+或Mg2+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超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所述超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式(Ⅲ)或式(Ⅳ)所示的X型四臂三联吡啶有机配体,
式中,R为氢原子、醚链、烷基链或聚芳香烃链;
(2)向步骤(1)制得的所述式(Ⅲ)或式(Ⅳ)所示的X型四臂三联吡啶有机配体中加入溶剂,溶解,然后滴加金属盐溶液,加热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阴离子置换剂,过滤得沉淀,即为所述超分子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