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泄露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438.7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余祥;田楠;李腾飞;陈立哲;舒展翔;李孟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55 | 分类号: | G06F21/55;G06F21/57;G06F40/216;G06F40/242;G06F40/279;G06N7/00;G06N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闫客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泄露 风险 评估 方法 | ||
1.一种数据泄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信息系统的数据泄露历史信息,并对数据泄露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构造数据泄露信息特征词集合;
将数据泄露信息特征词集合中的特征词与涉密敏感信息库中的敏感信息进行逐项匹配,并利用与敏感信息匹配成功的特征词来构造特征词匹配集合;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特征词匹配集合中的特征词进行处理,得到信息系统的数据泄露风险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泄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信息系统的数据泄露历史信息,并对数据泄露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构造数据泄露信息特征词集合,包括:
提取所述数据泄露历史信息的文本信息;
利用统计分词法对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得到分词列表;
对分词列表中的词语进行停用词过滤,利用删除停用词后的词语构造所述数据泄露信息特征词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泄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特征词匹配集合中的特征词进行处理,得到信息系统的数据泄露风险值,包括:
构造不同级别的数据泄露风险因素重要度的递阶层次结构;
按照递阶层次结构,采用标度法对不同级别的数据泄露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判,构造判断矩阵;
利用所述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排序权向量;
根据数据泄露风险要素构造风险要素集,并根据模糊数学法对每个数据泄露风险要素构造风险评判集;
根据风险要素集和风险评判集,计算隶属度矩阵,并计算出隶属度矩阵的排序权向量;
利用所述模糊数学法对判断矩阵的排序权向量和隶属度矩阵的排序权向量进行合成,得到所述信息系统的数据泄露风险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泄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不同级别的数据泄露风险因素重要度的递阶层次结构,包括:
设定所述数据泄露风险因素的重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数据泄露发生概率、数据泄露影响程度以及信息系统设备重要性,构造用于描述信息系统不同级别的数据泄露风险因素重要度的递阶层次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泄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递阶层次结构,采用标度法对不同级别的数据泄露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判,构造判断矩阵,包括:
设所述数据泄露发生概率的相对重要度为Ip、数据泄露影响程度的相对重要度为IF以及信息系统设备重要性的相对重要度为ID,有:
其中,Fh表示文件等级h的数据泄露事件,Dg表示泄露设备等级g的数据泄露事件;
根据数据泄露发生概率、数据泄露影响程度和信息系统设备重要性的相对重要度之比构造判断矩阵B:
其中,判断矩阵B中的元素bij表示第i个元素的数据泄露发生概率与第j个元素的数据泄露发生概率的比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泄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排序权向量,包括:
利用所述判断矩阵,计算得到特征向量M:
M=(m1,m2,…mi,…mn)
其中,bi1bi2…bin为所述判断矩阵的元素,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对特征向量M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判断矩阵的排序权向量W=(W1,W2,…,Wn),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4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