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环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5164.1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廖伯凯;汪鸿;万闪;陈汇凯;郭兴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8;C09D7/6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饶周全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防腐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性环氧涂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环氧涂层中,照重量分数计,99.8%是环氧树脂,0.2%是纳米填料,其中纳米填料中,20‑40%氮化硼,55‑75%的ZIF‑7填料,5%的缓蚀剂。在传统的水性环氧树脂的基础上添加二维纳米填料和对pH响应的ZIF‑7填料,缓蚀效果明显,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无毒,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腐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性环氧涂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碳钢具有价格便宜、产量高、优异的强度,在工业、军事及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碳钢在露天使用过程中,在大气环境中受到氧气、水蒸气、氯离子等腐蚀粒子的作用,容易遭受大气腐蚀,影响其使用及寿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大气腐蚀所造成碳钢的损失占所有腐蚀类型的一半以上。
大气腐蚀可以用许多方法控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使用有机涂层,随着环保要求提高,传统有机涂层越来越不能满足环保的需要。水性环氧涂层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绿色、环保、低污染,逐渐应用于基础建设、油气和电力行业等领域。然而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大,难以浸润底材,易产生收缩孔,水性环氧涂层对施工过程中及材质表面清洁度要求较高,在高装饰性场合,无法达到很高的丰满度,这给水相涂层大规模应用带来了困扰。目前市场上所应用的水性环氧涂层防腐蚀效果差,开发无公害、无污染、高防腐的水性环氧涂层剂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与市场价值。中国专利申请号为108559361公布了“一种改性石墨烯水性环氧复合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是在环氧树脂涂层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和单宁酸,利用石墨烯在涂层中形成迷宫效应来抑制水分子等的渗入,但是石墨烯具有导电性,水分渗入后容易产生局部电偶反而会促进腐蚀。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109181469公布了“石墨烯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层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环氧树脂涂层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剂和壳聚糖,用石墨烯在涂层中形成迷宫效应来抑制水分子等的渗入,壳聚糖作为缓蚀剂来抑制金属的腐蚀,但是壳聚糖没有pH响应功能,无法主动对金属基材进行防护,缓蚀性能一般。氮化硼纳米片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二维结构能且不导电,添加到涂层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迷宫效应抑制水分子等渗入,同时不会形成电偶腐蚀,因而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ZIF-7是一种纳米容器,能够封装缓蚀剂分子,在外部腐蚀介质的刺激下,主动释放缓蚀剂对金属进行防护。本发明将氮化硼纳米片和ZIF-7相结合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实现涂层的主动和被动防护,避免了涂层电偶腐蚀的发生,在涂层破损时能主动释放缓蚀剂对金属进行防护。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水性环氧涂层防腐蚀能力差、无法主动防护的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环氧涂层,其目的在于通过掺杂改性h-BN纳米片和ZIF-7填料制备水性环氧涂层,由此解决现有水性环氧涂层耐腐蚀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性环氧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性环氧涂层在金属防腐蚀中的应用。
一种水性环氧涂层,照重量分数计,含有99.7~99.9%环氧树脂,0.1~0.3%纳米填料,优选为99.8%环氧树脂,0.2%纳米填料;
其中纳米填料中各组分按重量分数计,20-40%氮化硼,55-75%的ZIF-7 填料,5%的缓蚀剂。
优选地,所述含缓蚀剂的ZIF-7填料中的缓蚀剂为5-氨基四氮唑、2,4,6- 三氨基嘧啶、4-氨基-6-羟基-2-巯基嘧啶等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所述缓蚀剂在环氧涂层中的含量为5%。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水性环氧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氮化硼加入到DMF中,将混合物在下超声,将离心后的悬浊液经离心、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氮化硼纳米片(BNN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