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叶色调控基因WSS1及其编码蛋白质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95162.2 | 申请日: | 2021-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开军;王春连;徐江民;纪志远;徐飞飞;王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9/12 | 分类号: | C12N9/12;C12N15/54;C12N15/84;C12N1/21;A01H5/12;A01H5/1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39 | 代理人: | 刘江良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色调 基因 wss1 及其 编码 蛋白质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叶色调控相关基因WSS1及其编码蛋白质和应用,基因WSS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水稻叶色调控相关基因WSS1,该基因为分蘖期标记性状,对其他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为水稻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选育纯种不育系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叶色调控相关基因WSS1及其编码蛋白质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在我国,有超过60%的人以水稻为主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水稻的高产稳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水稻产量的95%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高效依赖于叶绿素的合成和叶绿体的正常发育。叶色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综合表现,正常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占优势,通常表现为绿色。
叶色突变体的特点是叶片颜色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叶色变化大多都发生在苗期,根据苗期的叶色不同叶色突变体分为:转绿型(virescent)、条纹(stripe)、白化(albino)、黄化(chlorina)、斑马纹(zebra)和黄色斑点(yellow variegated)等6种类型。叶色变异是水稻中突变频率较高且容易鉴定的突变性状,突变基因往往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叶绿素的合成以及降解,改变叶绿素含量,所以叶色突变体也称为叶绿素突变,因此也有人把叶色突变体分为4种类型:缺叶绿素型,缺叶绿素a型,缺叶绿素b型和叶绿素增加型。已报道的叶色突变体有很多和温度相关,依据对温度的响应不同,把叶色突变体分为:高温诱导型,低温诱导型和温钝型。
叶色突变体表型易于发现,突变基因大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叶绿素的合成或降解。叶色突变体大多都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效率变低,作物产量降低。随着近年来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基因设计育种的发展,叶色突变体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叶色调控相关基因WSS1及其编码蛋白质和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叶色调控基因WSS1编码的蛋白质,如(A)或(B)所示的序列:
(A)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B)在(A)所限定的氨基酸序列中添加、取代或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调控水稻叶色功能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
上述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a)或(b)所示:
(a)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b)在(a)所限定的核苷酸序列中添加、取代或缺失一个或几个核苷酸而生成的可编码具有调控水稻叶色功能的蛋白质的突变基因、等位基因或衍生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基因的重组载体;所述载体为pCAMBIA13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基因的转化体。
优选地,所述转化体的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细胞或农杆菌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控水稻叶色的方法,包括用上述基因转化水稻,再将转化后的水稻培育成植株。
转化水稻,再将转化后的水稻培育成植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基因在培育调控水稻叶色水稻品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