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差监测机构及应用其的压差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852.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军;张正勇;李磊;朱保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冉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1/00 | 分类号: | G01L11/00;G01L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0043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机构 应用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差监测机构,包括安装板以及安装于安装板的传感器和气压切换组件,气压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驱动部和活动部,第一壳体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二腔体,活动部与第二壳体紧密贴合,传感器位于活动部与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内,第一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第一开孔,第二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开孔和第三开孔,第二开孔与第一开孔处于相同的一侧,驱动部与活动部相配合,在驱动部的驱动下,活动部能够将第二开孔遮挡或者将第三开孔遮挡。还提供了一种压差检测装置,包括上述压差监测机构,还包括外壳、控制器和连接软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差监测机构及应用其的压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发生火灾时,必须确保防烟楼梯间、避难走道及其前室的防烟性能要求。从防烟角度讲,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过低不利于防烟,因此余压越高越好。由于疏散门的方向是朝疏散方向开启,而加压送风作用方向与疏散方向恰好相反,若余压过高则会导致疏散门两侧压差过大导致门无法正常开启的情况,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施救。
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首先应建立在安全疏散的基础上。目前加压送风系统本身,没有能力来判断加压区是否保持一定压力,或加压区泄漏过大,压力达不到标准,起不到防烟作用,或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疏散门阻塞的情况。
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余压监控系统来对压力和压差等进行有效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差监测机构,以及一种压差检测装置,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差监测机构,包括安装板以及安装于安装板的传感器和气压切换组件,气压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驱动部和活动部,第一壳体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二腔体,第二壳体安装于第一腔体内,驱动部和活动部安装于第二腔体内,活动部与第二壳体紧密贴合,传感器位于活动部与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内,第一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第一开孔,第二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开孔和第三开孔,第二开孔和第三开孔高度不同且分别位于第二壳体的两侧,第二开孔与第一开孔处于相同的一侧,驱动部与活动部相配合,在驱动部的驱动下,活动部能够将第二开孔遮挡或者将第三开孔遮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压差监测机构,该机构的工作原理为:气压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流入活塞块与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内的气体,传感器用于采集气体压力变化,进而实现压差等的实时监控,为后续的控制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更为重要地是,本发明的气压切换过程自动进行,结构简单紧凑且工作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部包括线圈和永磁体,线圈安装于第二壳体,永磁体套装于线圈内且与活动部相配合。由此,驱动部的结构类似与音圈电机的结构,其工作原理为音圈电机类似,通过通电线圈和永磁体形成磁力,推动活动部活动,完成驱动。音圈电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直接驱动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高速、高加速响应快等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部包括固定柱和活塞块,活塞块套装于固定柱的外周且外边缘与第二壳体紧密贴合,传感器位于活塞块与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内,在永磁体的作用下,活塞块能够将第二开孔遮挡或者将第三开孔遮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压切换装置还包括隔离缓冲件,隔离缓冲件设置于固定柱远离活塞块的一端。由此,隔离缓冲件可以避免安装时固定柱与其他物体直接接触,起到缓冲和隔离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缓冲件为弹簧,隔离缓冲件套装于固定柱的外周,隔离缓冲件的上端与活塞块相抵。由此,弹簧成本低且能够起到隔离、缓冲和复位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塞块上开设有多个供气体穿过的通气孔。由此,流入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可通过通气孔流入至活塞块与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内,便于传感器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冉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冉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