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均匀性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688.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文;王强;刘小方;胡文佩;王欢;贲虎;罗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中钢 纤维 均匀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均匀性的测试方法,通过获取料斗的下三分之一和上三分之一的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舍弃中间的三分之一的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以便分层测得下层和上层的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含量,从而检验钢纤维均匀性和拌合物离析程度,可以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品质控制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指导。本发明解决了现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标准和规范均缺乏对钢纤维均匀性的测试,不利于控制超高性能混凝土产品和结构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均匀性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性能混凝土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由于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已在桥梁工程、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钢纤维以提高其韧性、减小脆性破坏。钢纤维的加入抑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从而提高了抗拉强度。而钢纤维的均匀分布是其增强增韧的前提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结构密实度及施工便利性,往往采用扩展度较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此时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流动和振动情况下容易发生分层沉降,表层钢纤维含量严重不足,从而出现表层裂缝,部分裂缝甚至贯穿整个结构,大大影响了结构安全性。
现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标准和规范均缺乏对钢纤维均匀性的测试,不利于控制工程现场超高性能混凝土产品和结构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均匀性的测试方法,以解决现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标准和规范均缺乏对钢纤维均匀性的测试,不利于控制超高性能混凝土产品和结构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均匀性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灌料装置和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所述灌料装置具有竖向设置的一料斗,所述料斗具有相对的一上进料口和一下出料口,所述料斗的内径自所述上进料口向所述下出料口逐渐减小,将所述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满灌于所述料斗内;
提供两集料筒,所述集料筒的容积小于所述料斗的容积的三分之一,所述集料筒具有一开口端,将一集料筒放置于所述料斗的下方,使得所述一集料筒的开口端对准于所述下出料口;
开启所述下出料口以令所述料斗内三分之一的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经由所述下出料口满灌于所述一集料筒中;
在所述一集料筒满灌所述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后,移除所述一集料筒并继续排放所述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直至所述料斗内留存三分之一的所述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
将另一集料筒放置于所述料斗的下方以令所述另一集料筒的开口端对准于所述下出料口,并将留存三分之一的所述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满灌于所述另一集料筒中;
分别收集两所述集料筒内的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钢纤维以获取两所述集料筒内的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钢纤维的质量;
基于两所述集料筒内的钢纤维的质量,计算获得两钢纤维体积率;
基于计算得到两钢纤维体积率的差值与两钢纤维体积率的平均值之比判定所述待测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钢纤维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灌料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料斗通过支承架架设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部形成有供所述集料筒容置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下出料口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出料口安装有用于启闭所述下出料口的插片。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为倒置的坍落度圆锥筒。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获得两钢纤维体积率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茯砖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误匹配去除方法、系统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