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352.2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苗美玲;郭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埃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311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伤 患者 术后 肩关节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包括:前臂抬高垫,垫设于患者前臂下部,用于对患者前臂进行支撑;叉垫,放置于患者腋窝处,用于使肩关节外展;胸带,和前臂抬高垫连接,用于将前臂抬高垫固定在患者前臂处。本发明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使患者睡眠质量和舒适度显著提高,避免术后肩袖再撕裂的并发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最大化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肩袖损伤是中老年人肩关节疾病的常见病,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肩袖损伤患者逐年增多,患者术后肩关节体位至关重要,须24小时佩戴肩关节外展抱枕至少一月余,保持肩关节前屈外展位,前屈位使肩前关节囊松弛,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外展位使缝合修补的肩袖组织处于较小张力状态,促进局部组织愈合,减少肌腱再撕裂的风险。
目前临床应用的肩关节外展抱枕,如公开号为CN204971761U公开的一种术后组合式肩外旋枕头,体积大、佩戴繁琐,调节肩关节外展角度要通过肩部固定带来调解,角度不稳定需适时调整,固定带压迫患者肩部造成不适,甚至引起压疮。白天非卧位时患者还能接受佩戴,睡眠时外展抱枕造成诸多不适和障碍,如:被子不能盖严实,造成寒冷,不能侧卧等,严重影响睡眠,患者往往在睡眠时自行去除,造成肩关节内收,肩部局部组织因张力变大而影响愈合,引起疼痛,甚至有肩袖再撕裂的风险,手术效果难以保障。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包括:
前臂抬高垫,垫设于患者前臂下部,用于对患者前臂进行支撑;
叉垫,放置于患者腋窝处,用于使肩关节外展;
胸带,和前臂抬高垫连接,用于将前臂抬高垫固定在患者前臂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所述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还包括垫设于患者肩背部的底垫,用于使肩关节保持前屈内旋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抬高垫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患者前臂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所述胸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都和前臂抬高垫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所述叉垫包括大小不同的多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所述底垫包括高度不同的多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使患者睡眠质量和舒适度显著提高,避免术后肩袖再撕裂的并发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最大化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肩关节卧位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埃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埃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油机组件的模拟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