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度转体桥转体系统后封混凝土压浆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032.7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龙;许亮;杨鑫;梅神亮;孙启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G01H17/00;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鹏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转体 系统 混凝土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大跨度转体桥转体系统后封混凝土压浆质量控制方法,该技术步骤为:步骤一,在上下承台之间进行模板安装;步骤二,在靠近上承台四个边角的封固区域位置安装检测管道,并在管道内安装传感器,作为检查工艺可靠性的手段和质量监督手段;步骤三,浆液制备;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均匀搅拌后的浆液进行质量检测,浆液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后,即可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料罐;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经过检查过后的浆液通过压浆装置压入至封固区之中;步骤六,待浆液强度达到规定值后方进行拆模;利用振动传感器进行质量控制,后封混凝土压浆质量满足施工要求,有效保证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整体性,有利于承台上部荷载合理传递到基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大跨度转体桥转体系统后封混凝土压浆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下承台尺寸为25.3m×21.5m×5m,上承台尺寸为14.6m×14.6m×3m,桥梁上下承台之间通过转体支座连接过渡。转体完成后需对转体支座进行混凝土封固,以利于桥梁支座上部荷载更好的传递至基础部分,因此,转体支座和凝结后的浆体需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保证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对转体支座封固可以防止转体支座与空气接触而发生锈蚀,影响转体系统的耐久性。所以,转体系统混凝土后封固的密实性,将影响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整体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施工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1、转体系统后封段压浆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及过程监测技术,导致压浆封固施工变异性大、隐蔽性病害多;2、转体系统后封段压浆过程可能存在密实度不足的问题,导致荷载传递受影响,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常规施工中,往往依赖压浆压力控制浆液的饱满度,因浆液本身易回落极易造成压浆亏欠而影响压浆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跨度转体桥转体系统后封混凝土压浆质量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大跨度转体桥转体系统后封混凝土压浆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模板安装:在上下承台之间进行模板安装;
步骤二:设备安装:在靠近上承台四个边角的封固区域位置安装检测管道,并在管道内安装传感器,作为检查工艺可靠性的手段和质量监督手段;
步骤三:浆液制备:浆液搅拌的投料顺序为,现在搅拌机中加入全部拌和用水→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全部压浆剂并均匀加人全部水泥→再搅拌2min;
步骤四:浆液检验:将步骤三中均匀搅拌后的浆液进行现场质量检测,浆液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后,即可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料罐;
步骤五:压浆:将步骤四中经过检查过后的浆液通过压浆装置压入至封固区之中;
步骤六:拆模:压浆完成后,待浆液强度达到规定值后方可进行拆模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模板施工时,安装模板时应轻拿轻放,不得碰坏已安装的模板,同时模板支撑必须稳固,确保几何形状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拼缝须严密,保证压浆过程中不出现漏浆现象,且模板施工时,必须注意检测孔洞位置准确。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检测管道的安装应有防止其位移的可靠措施,避免压浆过程中,管道位置出现移动,影响压浆质量检测的准确性,且检测管道中的传感器为通过纤维固定套定位固定在检测管道的内侧壁之上,且其传感器为通过连接导线与信号采集仪电信号连接,其传感器具体为振动阻尼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所制备的浆液在储料罐中应继续低速搅拌,以保持浆液的流动性,以避免浆液沉积,而影响到后期压浆操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浆液检验方法常规检验可按《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F90—2015)关于孔道压浆的附录进行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化硼陶瓷先驱体的气相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性轻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