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病害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3716.5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贾伟忠;王峰;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伟忠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E01C23/088;E01C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病害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病害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进行路面巡视检查,确定路面病害位置和病害范围;B、使用铣刨机对病害范围的面层进行铣刨,铣刨同时进行喷水降尘;C、在面层铣刨后,及时清理散料,检查是否存在夹层,存在的夹层的及时清理,然后对下承层的病害进行检查,如没有病害,在清理干净后撒布透层、封层;如下承层有病害,则使用填充剂对下承层进行修补处理。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路面修补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路面病害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路面病害是指道路通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塌陷、变形等缺陷。现有的路面病害修补方法虽然可以暂时对路面进行修补,但是修补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均不如最初铺设的路面,如何提高路面修补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成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路面病害修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路面修补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路面病害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进行路面巡视检查,确定路面病害位置和病害范围;
B、使用铣刨机对病害范围的面层进行铣刨,铣刨同时进行喷水降尘;
C、在面层铣刨后,及时清理散料,检查是否存在夹层,存在的夹层的及时清理,然后对下承层的病害进行检查,如没有病害,在清理干净后撒布透层、封层;如下承层有病害,则对下承层进行二次铣刨,进行填充后撒布透层、封层。
作为优选,步骤B中,铣刨作业面的底部平整,边部顺直。
作为优选,:步骤B中,使用喷淋机构进行喷水降尘,喷淋机构包括水箱,水箱通过软管连接有喷头,软管上安装有压力泵,喷头朝向铣刨机刀头进行喷淋。
作为优选,步骤C中,所述填充剂为冷补料。
作为优选,步骤C中,对下承层病害进行处理时,先清除原灌缝料及缝内的垃圾,并将裂缝整修平直,保持缝内干燥,在缝内周围刷乳化沥青,用冷补沥青混合料填缝,将裂缝开为等腰三角形的界面,铣刨完成后先向铣刨作业面内间隔放置若干个支撑架,然后再向铣刨作业面内注入冷补料。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与铣刨作业面紧密贴合,下架体与铣刨作业面间隙配合;上架体内横向安装有加强筋,下架体的侧壁安装有若干个挡板,相邻挡板之间留有空隙。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两端通过柔性弹片与下架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路面进行两次铣刨实现对路面病害的精确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在处理下承层病害时,通过优化修补工艺并配合使用支撑架,可以有效提高铣刨区域内填充物固化后的支撑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路面修补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喷淋机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中:1、上架体;2、下架体;3、加强筋;4、挡板;5、柔性弹片;6、水箱;7、软管;8、喷头;9、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2,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伟忠,未经贾伟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7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梳理含金属丝面料的弹性起毛针布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结构的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