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驱动的油井套损深度智能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2547.3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2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隋义勇;吴亚洲;廖正毅;孙辉;王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0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驱动 油井 深度 智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数据驱动的油井套损深度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油井套损智能预测模型,预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如下:
油井套管不发生套损,表示为0;发生套管变形,表示为1;套管错断,表示为2;套管破裂,表示为3;
步骤2、建立套损深度智能预测模型,当步骤1的模型预测结果非0时,预测发生套损的深度;
步骤3、运用上述模型对油田实际套损状况进行预测;
该方法中步骤详细内容包括:
步骤1所述的建立油田套损智能预测模型包括:
S1.1、获取套损预测的特征参数,包括:从油田数据库中直接获取与套损发生相关的原始参数数据,但不限于,固井质量、套管壁厚、套管外径、防砂次数、压裂次数、酸化次数、孔径、沉没度、井斜角、渗透率、钻遇断层数、泥质含量、开发时间、含水率、矿化度、对应水井的月注入量、月产液量;
用开发时间、含水率、矿化度、对应水井的月注入量、月产液量构建采出离子总数和注采差异量;
其中,采出离子总数的计算方法表示为:
上述公式中,N为总采出矿化度,104g;λ为含水率;K为矿化度,mg/L;qi为月产液量104m3;n为累计生产月数;
注采差异量为累注量与累产液量的差值绝对值,用以反映地应力平衡状态:
计算方法表示为:
上述公式中,Qwj为月注入量,104m3;Qoj为月产液量,104m3;hi为油井的地层厚度,m;ki为渗透率,μm-2;n为累计生产月数;s为油井小层数;
S1.2、特征参数数值化处理,其中定义如下:
固井质量为:未胶结-1,差-2,中等-3,好-4,优-5;
套损类型为:套管不发生套损-0,套管变形-1,套管错断-2,套管破裂-3;
S1.3、对各特征参数x与套损类型y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所述各特征参数x包括固井质量、套管壁厚、套管外径、防砂次数、压裂次数、酸化次数、井斜角、孔径、沉没度、采出离子总数、注采差异量、钻遇断层数和泥质含量;所述套损类型y包括套管不发生套损-0、套管变形--1、套管错断-2、套管破裂-3;
统计数据间相关系数计算公式表示为:
上述公式中,和为样本方差,是描述数据分散程度大小的变量;为样本协方差,是度量x和y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变量,其中,xi为特征参数对应的样本变量,yi为xi对应的套损类型,为xi的平均值,为yi的平均值;x和y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分别计算各特征参数与套损趋势的相关系数,选取相关系数较大的特征参数构成输入集,以油井套损类型作为输出集,输入集和输出集共同构成样本集;
S1.4、建立油井套损模型:随机从所述样本集抽取样本作为训练集,计算在训练样本中各种套损类型所占的比例:不发生套损P(Y0)、套管变形P(Y1)、套管错断P(Y2)和套管破裂P(Y3);对于特征参数为连续型变量时,假设套损特征参数也满足高斯分布,则在各种套损类型的条件下,变量为xi的概率为:
其中,j=0,1,2,3,则Yj代表各种套损类型,不发生套损Y0,套管变形Y1,套管错断Y2,套管破裂Y3;分别为各套损类型样本的均值;分别为各套损类型样本的标准差;
利用公式得出计算各种套损类型的条件概率P(Y0|X)、P(Y1|X)、P(Y2|X)和P(Y3|X),通过比较上述条件概率,其中概率最大值即为当前条件下发生的套损类型;
所述步骤2的建立套损深度智能预测模型包括:
首先,按照步骤1的方法对套损深度与其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后,确定输入集和输出集共同构成样本集;
其次,从样本集中划分出训练集后,将训练集每个特征所包含的值作为该特征的切分点,遍历所述切分点,计算切分之后各子集的均方误差,依据均方误差最小化原则,选取其中最小的均方误差对应的值作为该特征的分界值;
步骤3所述的运用上述模型对油田实际套损状况进行预测为:
将步骤1中的油田实际特征参数整理后代入套损智能预测模型,当其中最大概率对应的结果是发生套损时,再将步骤2中相应的特征参数分别输入套损深度智能预测模型,得出套损发生的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5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