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织织物色彩体系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2529.5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袁理;熊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90 | 分类号: | G06T7/90;G06T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色彩 体系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织织物色彩体系构建方法,包括:获得初始颜色数据和生产工艺色差阈值,对初始颜色数据进行小色差样本去除处理,针对小色差样本去除后的颜色数据,寻找三维边界,得到L、a、b值的取值范围,利用生产工艺色差阈值,分别对其进行均匀划分,得到矩阵LL、A和B,并将三个矩阵中的数据进行全排列组合,得到均匀划分颜色数据,针对均匀划分获得的全部颜色数据,筛选位于色立体内部的颜色点,即为色织织物色彩体系颜色数据集,按照视觉感知特性对色彩体系颜色数据进行排布,进行实体颜色样本的打样制备和装订成册,完成色织织物色彩体系的构建。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全产业链的颜色沟通效率、减少沟通成本,推动中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工业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织织物色彩体系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生产领域,构建数字化色彩体系,开发全色域的基础色卡,形成颜色的科学化管理十分必要。长久以来,各行各业习惯使用国外的色彩标准作为参考,诸如常见的国际色彩标准有:PANTONE色彩、PCCS色彩、NCS色彩、MUNSELL色彩等,然而这些色彩标准都没有涉及颜色在纺织品上如何具体实现的方法。在全球市场化竞争环境下,大部分纺织企业局部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构建产品色彩体系的自主创新理论、方法和技术。相比国外色彩标准,国内色彩应用体系需要崛起。
目前,行业内使用的色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视觉实验的颜色感知体系,此类色卡依据颜色视觉的等间隔规律排序,查找方便,便于设计师选色,但并不关心颜色能否实现及如何实现;一类是基于混色实验的颜色混合体系,此类色卡涉及生产中能够实现的颜色和实现颜色的参考配方,用以指导实际生产,但是颜色排布比较随意,缺乏规律性和科学性,查找及选色均不方便。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使用由该企业自己积累的颜色标准及相应的标准册,如百隆色卡、华孚色卡等,但这些色卡的排布方式以及企业的常用色并不一致,导致设计师使用不便,企业之间的颜色数字化沟通也存在困难,并且这些色卡的色域范围比MUNSELL色彩和NCS色彩要小。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现阶段,实物颜色管理过于繁杂低效,部分企业存储大量的实物颜色资料用于对比颜色,在进行新颜色开发时,仍旧是通过来样分析再反复打小样的方法来确定新颜色配方,并且有可能出现忽略已生产的颜色直接再进行一次颜色开发的情况。数字化色彩体系有助于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颜色管理,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色彩开发创新,更能够便于商业交割中客户与企业沟通以及促进企业形成颜色的科学化和数字化管理。
对于上述现状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色织织物色彩体系构建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各类色织产品开发的快速反应和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全产业链的颜色沟通效率、减少沟通成本,推动中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问题,提出一种色织织物色彩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能够实现各类色织产品开发的快速反应和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全产业链的颜色沟通效率、减少沟通成本,推动中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初始颜色数据和生产工艺色差阈值;
步骤2,对初始颜色数据进行小色差样本去除处理;
步骤3,针对小色差样本去除后的颜色数据,寻找三维边界,得到
步骤4,针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