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复合内胆的保温杯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2179.2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施兴富;吴林军;王志杰;赵洪;蓝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苍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复合 内胆 保温杯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复合内胆的保温杯的制造方法,包括不锈钢外壳(1)、杯底(3),所述杯底(3)焊接于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内胆(2),所述复合内胆(2)由具有钛内层(22)、钢外层(23)的两层复合板材制得,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口部与所述复合内胆(2)的口部焊合,所述不锈钢外壳(1)与所述复合内胆(2)之间形成真空层(5),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Q1:取具有钛内层(22)、钢外层(23)的两层复合板材,裁切成圆片;
Q2:将上述圆片进行清洗,烘干后置于真空炉中进行退火,在15~30min内将真空炉温度升高至600~750℃,保温30~180min,再采用炉冷或者氩气保护冷却的方式将真空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圆片;再将圆片置于连续隧道式富氧退火炉中,退火温度设为600~650℃,保温4~10min,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圆片;
Q3:再将退火后的圆片置于精平机中,并分别沿所述圆片的轧制方向、垂直于轧制方向进行精细拉平处理;
Q4:随后将上述圆片进行拉伸1~6次,制得复合内胆胚体;
Q5:将所述复合内胆胚体成型至复合内胆(2);
Q6:再将复合内胆(2)进行平口、旋压;
Q7:取不锈钢外壳(1),先将所述复合内胆(2)口部进行车削,削短后与所述不锈钢外壳(1)进行配口,再将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口部与所述复合内胆(2)的口部进行两次焊合,其中第一次将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口部与所述钢外层(23)焊合,第二次将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口部与所述钛内层(22)焊合;
Q8:焊接完成后,将上述第二次焊接处进行磨口处理,制得具有平整的口部表面的杯体;
Q9:取杯底(3),将步骤Q8处理后得到的杯体进行抽真空,并同时将所述杯底(3)焊接于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底部,使所述不锈钢外壳(1)与所述复合内胆(2)之间形成真空层(5),最后进行电解、表面处理,最终制得具有复合内胆的保温杯;
所述复合内胆(2)由所述复合内胆胚体二次加工后与内胆底(4)焊接成型,所述内胆底(4)由具有钛上层(44)、钢下层(45)的两层复合板材制得,所述步骤Q5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Q5-1:将所述复合内胆胚体进行平口、缩口,然后削除复合内胆胚体底部的料头,形成直筒型的上下贯通的复合内胆筒体;
Q5-2:再取内胆底(4),先将所述钛上层(44)和所述复合内胆筒体的钛内层(22)边缘均削短0.2mm~0.5mm,再进行配口,所述钛上层(44)与所述复合内胆筒体的钛内层(22)相抵触,所述内胆底(4)底部与所述复合内胆筒体的底部之间形成凹槽(21)并进行焊合;
Q5-3:焊接完毕后,将所述内胆底(4)与所述复合内胆筒体的焊合部位进行平整处理,制得复合内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内胆的保温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Q7中,先将所述复合内胆(2)口部进行车削,再与所述不锈钢外壳(1)进行配口,所述不锈钢外壳(1)端面高于所述复合内胆(2)端面并形成0.5mm~2mm的台阶,再将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口部与所述钢外层(23)口部进行激光焊接,再将高出的台阶向所述复合内胆(2)内弯曲并与所述钛内层(22)焊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内胆的保温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Q7中,先将所述钢外层(23)的口部进行削短,所述钛内层(22)端面高于所述钢外层(23)端面并形成0.5mm~2mm阶梯,再与所述不锈钢外壳(1)进行配口,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口部端面与所述钢外层(23)的口部端面平齐,再将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口部与所述钢外层(23)口部进行激光焊接,再将高出的阶梯向所述复合内胆(2)外弯曲并与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口部焊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内胆的保温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Q5-2中,所述钛上层(44)与所述复合内胆筒体的钛内层(22)相抵触并形成第一焊位(41)、第二焊位(42),采用激光焊接装置将所述第一焊位(41)、所述第二焊位(42)中的一处或两处进行焊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1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