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91931.1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力;王晓东;王小华;孟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F04B53/00;F04B5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水循环 机械 密封 降压 降温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近泵腔端的第一级机械密封(3)和靠近空气端的第二级机械密封(6),所述第一级机械密封(3)包括第一级动环、第一级静环和第一级密封壳体(31),所述第二级机械密封(6)包括第二级动环、第二级静环和第二级密封壳体(61),所述第一级动环和第二级动环分别固定在第一级轴套(32)和第二级轴套(62)上,随泵轴转动;第一级静环和第二级静环分别固定在第一级密封壳体(31)和第二级密封壳体(61)上,第一级密封壳体(31)和第二级密封壳体(61)密封连接后固定在泵盖(4)上,不随泵轴转动;所述第二级轴套(62)与第一级轴套(32)紧定连接,第二级轴套(62)末端采用抱轴器(7)与泵轴抱紧实施密封旋转部件与泵轴的周向固定和轴向固定;
所述第一级密封壳体(31)上加工有一级密封介质入口FI和一级密封介质出口FO,与第一级机械密封(3)内的第一级密封腔体连通,第一级密封腔体与泵腔连通;所述第二级密封壳体(61)上加工有二级密封介质入口BI和二级密封介质出口BO,与第二级机械密封(6)内的第二级密封腔体连通;
所述第一级机械密封动环上带有泵送环(8),将介质由第一级密封腔体泵出、进入换热器冷却后回到第一级密封腔体;所述第二级密封腔体内由外部充入工艺缓冲液,工艺缓冲液压力小于第一级密封腔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密封腔体的密封压力为泵腔内介质工作压力,第二级密封腔体的密封压力为充入的工艺缓冲液压力,由工程系统或者自备水站提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机械密封(3)前设置有主冷却腔体(1),主冷却腔体(1)设置在泵盖(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机械密封(3)的第一级密封壳体(31)靠近泵腔的一端设置有副冷却腔体(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冷却腔体(2)相较于第一级密封腔体更为靠近泵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密封壳体(31)上加工有副冷却腔体入口CI和副冷却腔体出口CO,副冷却腔体入口CI与二级密封介质出口BO管路连通,使副冷却腔体(2)串联接入第二级密封腔体内的工艺缓冲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冷却腔体(2)与第一级轴套(32)间留有径向狭长缝隙,缝隙靠泵腔体一侧设置有石墨浮动环密封(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密封腔体和第二级密封腔体之间设置有单向阀(9),第一级密封腔体内压力低于第二级密封腔体内缓冲液压力时,单向阀导通。
9.一种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系统实施,包括:
高压炉水循环泵启动时,第一级机械密封动环上的泵送环(8)将介质由一级密封介质出口FO泵出、进入换热器冷却后经一级密封介质入口FI回到第一级密封腔体,实施第一级机械密封(3)的冷却降温;
由工程系统或者自备中压水站自二级密封介质入口BI向第二级密封腔体内充入工艺缓冲液,控制工艺缓冲液压力小于第一级密封腔压力,由二级密封介质出口BO流出后经副冷却腔体入口CI进入副冷却腔体(2),并通过副冷却腔体出口CO排出,实施第二级机械密封(6)和副冷却腔体(2)的降温;
由外部向主冷却腔体(1)中通入冷却水,实施两级密封腔体的降温隔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炉水循环泵机械密封及降压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压炉水循环泵停泵状态下时,保持向第二级机械密封(6)和副冷却腔体(2)内充入工艺缓冲液,保持向主冷却腔体(1)中通入冷却水,直至锅炉停止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9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