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坯周转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1356.5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秦备荒;凌金榜;苏锦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88;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龙婷 |
地址: | 529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转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坯周转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送机构和第二转送机构;所述第一转送机构包括第一转送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送台上的第一限位组件和抬升组件;所述第二转送机构包括第二转送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转送台上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抬升块上升后与所述第一转送台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铸坯周转装置采用倾斜设计,使得铸坯在自身重量带动下能沿着输送面自动滚动,从而实现转送铸坯,减少了机械的损坏导致的无法转送铸坯的问题,实现缩短周转时间、提高上料效率、增强安全性、降低故障率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坯周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铜加工行业中,铸坯的周转,一般是采用行车过跨周转,还有同高度滚道输送,以及不同高度的机械臂翻转等方式来完成的,但是上述的铸坯周转方式都有它的不足:行车过跨周转,一般在高空作业,吊具和吊带的位置放置有严格的要求,在吊运中铸坯的平衡性要求高,不平稳容易出现滚落的状况;滚道输送,多采用辊,由链条连接,通过电机进行输送,由于链条的硬性连接,容易出现脱链或链条卡死、过载引起电机故障等带来的诸多问题;机械臂翻转,通过一根传动轴,由联轴套连接在一起,也是属于硬性连接,也会出现不同步或卡死等造成的机械损坏、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铸坯周转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铸坯周转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送机构和第二转送机构;
所述第一转送机构包括第一转送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送台上的第一限位组件和抬升组件,所述第一转送台上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一输送面,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抬升组件沿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输送方向依序布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送台上的第一限位件以及驱动所述第一限位件活动限制铸坯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所述抬升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送台上的抬升块以及驱动所述抬升块升降的第二动力单元;
所述第二转送机构包括第二转送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转送台上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转送台上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二输送面,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送台上的第二限位件以及驱动所述第二限位件活动限制铸坯移动的第三动力单元;
所述抬升块上升后与所述第二输送面的输送起点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铸坯周转装置采用倾斜设计,使得铸坯在自身重量带动下能沿着输送面自动滚动,从而实现转送铸坯,减少了机械的损坏导致的无法转送铸坯的问题,实现缩短周转时间、提高上料效率、增强安全性、降低故障率等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送台上的两个第一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输送方向排列布置,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形成供单个铸坯容纳的间隙;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送台上的两个第二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二输送面上的输送方向排列布置,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供单个铸坯容纳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连接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是否有铸坯;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连接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是否有铸坯。
进一步,所述抬升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铸坯的抬升面,所述抬升面倾斜布置。
进一步,所述抬升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送台上并位于所述抬升块一侧的挡板,所述挡板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输送面的起点。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送台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输送面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限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动力单元驱动所述第一限位件伸出所述第一通道外或收回所述第一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构建湖泊湿地生态对水位梯度响应关系的方法
- 下一篇:目标行为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