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清净剂车用汽油中聚醚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1247.3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凤;邹惠玲;刘慈祥;连露;杜伯会;夏攀登;滕江波;仇士磊;白亚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77 | 分类号: | G01N21/357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1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净 剂车用 汽油 中聚醚胺类 化合物 测定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含清净剂车用汽油中聚醚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具体步骤为:将样品放在样品容器中,进行蒸发处理,然后冷却后冲洗样品容器,冲洗后的溶液作为测量样品,利用红外光谱进行测量;根据谱图测量出样品特征谱带的吸光度值,根据吸光度值得到样品中聚醚胺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蒸发温度为65‑75℃,蒸发时间为1.2‑1.8h。红外光谱检测的定量峰为1110‑1111cm‑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油清净剂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清净剂车用汽油中聚醚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汽油清净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燃油添加剂,在防止及清除发动机积炭,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均表现出积极的作用。现在车用汽油清净剂多为胺类清净剂,其主要成分有主剂聚异丁烯胺、聚醚胺、聚异丁烯苯酚曼尼希碱和载体油(矿物油、聚烯烃或聚醚合成油),还包含抗氧化剂、抗乳化剂、防锈剂、减磨剂等其他添加剂。其中主剂作为车用汽油清净剂的有效成分,对其清净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燃油宝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有效成分含量极低,有的甚至不含有效成分,大部分都是载体油,以次充好,并未起到清净作用,有的甚至导致汽车管路受损,尾气排放加重,而目前我国并未对清净剂主剂进行检测分析,以及建立主剂成分与清净性的相关性。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评价车用汽油清净剂清净效果的技术指标,但无法对车用汽油清净剂中有效组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发明人发现,除聚醚胺类清净剂外,其余种类清净剂利用红外暂时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含清净剂车用汽油中聚醚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利用红外光谱法,得到红外光谱法测试所需要的对应的条件,建立了针对车用汽油中聚醚胺类清净剂含量测定的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含清净剂车用汽油中聚醚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将样品放在样品容器中,进行蒸发处理,然后冷却后冲洗样品容器,冲洗后的溶液作为测量样品,利用红外光谱进行测量;
根据谱图测量出样品特征谱带的吸光度值,根据吸光度值得到样品中聚醚胺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温度为65-75℃,蒸发时间为1.2-1.8h;优选的,蒸发温度为70℃,蒸发时间为1.5h。在进行红外光谱的测量过程中发现,主要干扰峰为1087.0cm,这个峰是甲基叔丁基醚(MTBE)组分特征峰,MTBE沸点为55.2℃,故蒸发温度应高于55.2℃,但温度过高又可能导致汽油清净剂组分损失。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在蒸发温度为70℃、空气流速1000(mL/s)情况下,使汽油蒸发1.5h后可去除大部分干扰组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流速为900-1100mL/s;优选为1000mL/s。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聚醚胺类化合物的定量峰为1110.6cm-1、1110.94cm-1。在1110cm-1,1247cm-1和1511cm-1附近存在特征峰,通过中红外光谱扫描,发现1247.2cm-1和1511.0cm-1处的特征吸收峰强度较低,不宜作为聚醚胺类化合物的定量峰,最后选择定量峰为1110.6cm-1。1110.6cm-1、1110.94cm-1附近的定量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未经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听觉音效智能跟随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着陆缓冲系统落震试验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