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铜矿深边部矿体低贫化高效采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90453.2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瑞;张万钟;谈宇雄;陈志伟;陈全旺;陈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兴万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魏思凡 |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矿 深边部 矿体 贫化 高效 采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为金铜矿深边部矿体低贫化高效采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矿方案选择:选择的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法;采矿装备工作:将阶段划分为若干分段,每个分段内划分矿房和矿柱,每个矿房都有独立的崩矿和出矿巷道;采准工作:开设有运输平巷,开设有斜坡道,开设有分段平巷和装运横巷;回采工艺:用拉底平巷的扇形深孔形成底部V型堑沟,在凿岩巷道中打环形深孔崩矿,回采矿房;采场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定量的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本发明中,在保证了安全稳定的进行采矿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矿场的利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为金铜矿深边部矿体低贫化高效采矿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球的黄金总储量大约有48亿吨,而分布在地核内的约有47亿吨,地幔8600万吨,而分布到地壳的只有不到1亿,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金的这种分布是在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此,大体上能代表早期残存地壳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丰度值高于地壳各类岩石,可能成为金矿床的最早的“矿源层”,而金用作国际储备,这是由黄金的货币商品属性决定的,由于黄金的优良特性,历史上黄金充当货币的职能;用作珠宝装饰;在工业与科学技术上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金铜矿深边部矿体开采的方法较为一般,不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从而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和部分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金铜矿深边部矿体低贫化高效采矿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金铜矿深边部矿体低贫化高效采矿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金铜矿深边部矿体低贫化高效采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矿方案选择:根据开采技术条件,由于矿石品位较低,所以适合的采矿方法主要有崩落法和空场法,但由于露天和坑内同时开采,而崩落法造成的围岩移动将对露天开采产生影响,因此不应选择崩落法;空场法中较适合的采矿方法有房柱法和分段空场法,矿体产状为缓傾斜厚大矿体适于上向分层点柱充填法;因此,本次设计可供选择的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法;
步骤二:采矿装备工作:将阶段划分为若干分段,每个分段内划分矿房和矿柱,每个矿房都有独立的崩矿和出矿巷道,可视为单独的回采单元,矿房回采完毕后,可立即回采与已采矿房相邻的间柱和本矿房的斜顶柱;
步骤三:采准工作:开设有运输平巷,实现对矿石、人员、通风设备和材料设备的输送,开设有斜坡道,实现对无轨设备和无轨车辆的通行,开设有分段平巷和装运横巷;
步骤四:回采工艺:用拉底平巷的扇形深孔形成底部V型堑沟,在凿岩巷道中打环形深孔崩矿,回采矿房,同时依次回采间柱和斜顶柱,用铲运机从装运横巷将矿石运至分段平巷,到最近的溜井,放矿至阶段运输平巷;
步骤五:采场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定量的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
步骤六:回填处理工作:矿房、矿柱回采完毕,上部段崩落的围岩和上盘围岩随即陷落充满采空区。
优选的,步骤二中结构参数为:阶段高度30-60m,分段高度15-20m,矿块长度30-40m,间柱宽度6-8m,斜顶柱厚5-6m。
优选的,步骤三中在进行开设分段平巷时,进行水平均匀掘进。
优选的,步骤三中在进行开设装运横巷时,由分段平巷上每隔10-12m布置一个装运横巷。
优选的,步骤六中在进行回填时,充填厚度10-15m形成缓冲层,采用强制崩落上下盘围岩,使采空区形成10-15m的废石缓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兴万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兴万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