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9997.7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钟俊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九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65;G06Q10/04;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林菲菲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交通 数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台,包括源数据获取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建模分析系统和输出系统;所述源数据获取系统用于从不同的外部系统获取城市交通大数据;所述数据管理系统对获取的城市交通大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所述数据建模分析系统基于标准化处理之后的大数据进行城市交通运行状态分析;所述输出系统用于对城市交通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显示,并将所述数据建模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传输给外部系统。本发明的大数据中台通过获取不同系统的交通数据源,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分析,为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有效可靠的交通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台。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领域也越来越成为相关部门、企业、人员关注的重点。从传统业务领域来看,从信息技术角度观察,以下三个方面同样是目前智能交通领域存在的迫切需求。第一、整合交通大数据构建综合交通信息中心,基于数据智慧和系统智慧提升政府职能部门决策能力,面向社会需求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第二、构建综合交通协同管控平台,在职能部门间发挥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管控效力;第三、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更贴近车生活的交通信息服务,更进一步发挥交通信息服务在破解交通困局中的优势。
且各个需求之所以迫切且长期存在,必有其根深蒂固的缘由。在整个交通生态链上,最大的痛点在于交通管理体制尚未贯通,体现为:掌握在职能部门手中的交通数据不能有序开放,区域综合交通协同在体制缺失的状态下难以施展;第二痛点在于大数据开发共享技术模式尚未形成共识,推进和落实有待实践探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智能交通领域存在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台,本发明基于城市交通大数据,实现更加精准可靠的数据分析,为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有效的交通信息服务。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台,所述大数据中台包括源数据获取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建模分析系统和输出系统;
其中,所述源数据获取系统用于从不同的外部系统获取城市交通大数据;
所述数据管理系统对获取的城市交通大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所述数据建模分析系统基于标准化处理之后的大数据进行城市交通运行状态分析;
所述输出系统用于对城市交通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显示,并将所述数据建模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传输给外部系统。
本发明的大数据中台通过获取不同系统的交通数据源,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分析,为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有效可靠的交通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源数据获取系统可从微信公众号、APP系统、WEB网页、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库或爬虫等平台获取城市交通数据。本发明的源数据获取系统可以从公交出行、定制出行这类微信公众号、或者城际客运APP系统、或者旅游包车网页、公务用车网页等平台获取城市交通数据。
优选的,本发明的数据管理系统还用于将标准化处理之后的大数据进行长久分层级存储。由于从不同平台获取的数据类型可能不相同,因此本发明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也为了便于平台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优选的,本发明的数据建模分析系统包括车辆统计模块、车流量分析模块、车辆频次分析模块、客流监控模块、线路优化模块;
其中,所述车辆统计模块按月统计全年城市交通车辆总量;
所述车流量分析模块通过对车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特殊日期以及天气对交通的影响情况、上下班高峰期车辆拥堵情况;
所述车辆频次分析模块用于分析道路拥堵情况,对公交车的出车频率进行实时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九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九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