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9924.8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文勇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0;B01D24/16;B01D24/40;B01D24/46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路顺次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厌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设有相应填料;所述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的顶部均设有密封层,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之间输水管路的入口位于前池末端的顶部,且出口位于后池前端的下部,厌氧池和兼氧池的底部均设有反冲洗气管网,好氧池的底部设有曝气管网,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的末端的顶部还设有出气管。该系统能够使空气随水流横向运动,提高氧气的利用率,且便于对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进行反冲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大污水处理厂都有进行提标改造,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不断提高。如何在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运行费用,是函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中30%—40%是风机耗电运行费用,而氧的利用率只有15%—18%,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造成氧利用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的惰性,空气是哪好走、走哪。污水处理厂一般都是敞开式结构,池深一般在5—6米,曝气装置安装在池底。空气的流速是每秒3米,也就是说氧2秒钟就进入大气中,这是造成氧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2、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曝气装置产生大量微小气泡,气泡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不能破碎全部融入水中,这是造成氧利用率低的另一个原因。
此外,生化池内的生物填料反冲洗还存在冲洗不净的问题。具体来说,污水处理厌氧段和好氧段都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有悬浮状的(悬浮床),也有固定状的(固定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由于新陈代谢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会堵塞生物填料尤其是固定床生物填料,造成污水处理不达标。空气反冲洗时,由于池体是敞开式结构,反冲洗空气压力很小瞬间进入大气层,从而造成生物填料冲洗不净,动力消耗大。
潜流人工湿地是污水深度处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也存在着固定床生物填料堵塞问题,而且更加严重。因为,潜流人工湿地一般不设风机和曝气管道,没有反冲洗功能,一旦造成污泥堵塞将无法处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污水处理厂和潜流湿地还存在冬季运行不易达标的问题。由于冬季寒冷污水处理厂和潜流湿地的进水水温低,微生物活性差,造成污水处理不易达标。微生物生长活跃需要水温在15度以上。由于污水处理厂和潜流湿地的生化系统一般为敞开式结构,风机通过曝气系统为污水提供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是冬季污水处理不易达标主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能够使空气随水流横向运动,提高氧气的利用率,且便于对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进行反冲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路顺次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厌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设有相应填料;所述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的顶部均设有密封层,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之间输水管路的入口位于前池末端的顶部,且出口位于后池前端的下部,厌氧池和兼氧池的底部均设有反冲洗气管网,好氧池的底部设有曝气管网,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的末端的顶部还设有出气管。
进一步的,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之间输水管路的入口处均设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气管网和曝气管网分别通过各自的供风管路与同一反洗风机连接,每条供风管路上均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网还通过供气管路与曝气风机连接,所述供气管路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中每一池上的出气管均位于该池末端输水管路的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层上还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水泥板或覆盖泥土的塑料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文勇,未经赵文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