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调节的玉米定向播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8400.7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车钊;董萧;冯小平;戴馨;董召荣;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崇鑫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节 玉米 定向 播种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玉米定向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调节的玉米定向播种设备,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精量排种器,所述精量排种器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定向调整组件,所述定向调整组件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种植组件;所述定向调整组件包括与精量排种器底部输出端连接的圆形结构的罩壳,所述罩壳的内部固接有同轴设置的圆盘形结构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内圈活动套接有与罩壳活动套接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位于隔板一侧的输送单元。本发明实现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胚乳胚芽定向调整,调整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种子的播种状态,使玉米在播种的时候状态保持一致,尤其是确保玉米胚芽朝上,从而利于玉米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定向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玉米定向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叶片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在群体中的空间分布直接影响冠层对光能的截获和利用效率,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传统的随机播种种植方法下,玉米群体中叶片的空间分布是随机的,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群体叶面积指数过大,光在冠层内的分布随机性增加,可能会导致玉米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和呼吸消耗增加,从而降低光合同化物的积累量,并增加无效呼吸对光合产物的消耗量,反而不利于高产群体的构建。玉米定向种植可以解决高密度群体下叶片随机分布相互遮蔽而导致的光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人为控制种子种胚的播种方位,可有效提高叶片生长的定向率,实现玉米叶片空间的有序排列,构建合理冠层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在种植的时候玉米胚芽方向也能影响玉米的后续生长,当胚芽方向相反的时候,玉米胚芽在后续生长的过程中玉米胚芽需要弯曲调整方向,影响玉米的生长,现有的播种设备不能有效的控制玉米的种植方向以及玉米胚芽是否朝上,为此需要一种便于调节的玉米定向播种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玉米定向播种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的玉米定向播种设备,包括精量排种器,所述精量排种器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定向调整组件,所述定向调整组件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种植组件;
所述定向调整组件包括与精量排种器底部输出端连接的圆形结构的罩壳,所述罩壳的内部固接有同轴设置的圆盘形结构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内圈活动套接有与罩壳活动套接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位于隔板一侧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远离隔板的一侧安装有与罩壳连接的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的一侧安装有与罩壳固接的推料单元,所述隔板远离输送单元的一侧安装有检测单元和调整单元。
优选的,所述推料单元位于输送单元的轴线正上方,检测单元和调整单元均位于主动轴的轴线正上方,检测单元位于调整单元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种植组件包括与罩壳底部固定套接的延伸管,延伸管的底部一侧内侧壁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道一,通道一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底部安装有顶部按压单元,活动块伸出延伸管的一端安装有与延伸管滑动套接的推动管,延伸管的底部另一侧内侧壁开设向内凹陷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底部阻隔单元。
优选的,所述顶部按压单元包括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托板,托板的一侧安装有与转动杆固定套接的齿轮,托板的另一侧安装有与转动杆固接的限制块,底部阻隔单元与顶部按压单元的结构一致,顶部按压单元的转动杆与活动块活动套接,顶部按压单元的齿轮和限制块均位于通道一的内部,通道一的一侧内侧壁固接有与顶部按压单元的齿轮啮合的齿条一,通道一的另一侧内侧壁开设有用于限制顶部按压单元的限制块转动的限制通道一。
优选的,所述推动管底部一侧内侧壁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二,安装槽二的内侧壁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二,且齿条二与底部阻隔单元的齿轮啮合,推动管底部另一侧内侧壁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三,安装槽三的内侧壁开设有用于限制底部阻隔单元的限制块转动的限制通道二,推动管的顶部安装有与延伸管固接的驱动单元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