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8341.3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江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8B17/10;G08B21/18;H04N5/33;H05K5/02;H05K7/20;G01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包括: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处理数据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至指定位置;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中的各部件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信息采集模块;防护模块;信息存储模块;通信模块;报警模块。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烟雾传感器和红外摄像头采集室内烟雾浓度信息和视频信息,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至存储服务器进行保存,同时将存储服务器内存放的信息通过交换机和中继器上传至网络存储,由防护模块执行相应的反馈工作,防止数据丢失,且便于针对异常原因采取相关防范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防范系统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现有的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在使用时,为保证对异常状态进行及时反馈,通常设置报警设备进行异常警报,但现有的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无法对异常信息进行及时记录,不便于追溯异常原因,且使用过程中容易因设备自身散热问题影响相关信息采集设备的灵敏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包括:
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处理数据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至指定位置;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中的各部件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安防系统所需的安防信息,并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进行相应处理;
防护模块,所述防护模块用于为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中的各部件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信息存储模块,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PLC控制器处理后的信息数据;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系统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PLC控制器发送的指令信息并产生报警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传感器采集室内烟雾浓度信息,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进行处理,当室内烟雾浓度超过预期数值时,通过报警器发出警报,同时将红外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至存储服务器进行保存,同时将存储服务器内存放的信息通过交换机和中继器上传至网络存储,防止数据丢失,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一壳体内部温度信息,当温度信息超出第一壳体内部预期值,则控制风扇运行将第一壳体内部热量排出,若温度信息超出第一壳体外部预期值,则启动报警器发出异常警报,提高了数据安全性并防止数据丢失,便于针对异常原因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并防止因第一壳体内部相关设备运行温度过高影响异常检测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江,未经陈伟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3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