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初生蜂王自动筛选诱王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88262.2 | 申请日: | 202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寿增;刘玉玲;陈东海;王志;孙智禹;杨春红;何金明;李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K49/00;A01K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 地址: | 13210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初生 蜂王 自动 筛选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蜜蜂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初生蜂王自动筛选诱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两个端板和垂直设置在两个端板之间的格栅侧板,任意一个端板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杠臂,杠臂一端设置有蜂王筛选诱入组件,杠臂另一端设置有配重组件,蜂王筛选诱入组件下方设置有饲料间,格栅侧板上开设有蜂王台圆孔,蜂王台圆孔位于蜂王筛选诱入组件上方,杠臂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拦隔栅,格栅侧板上开设有第二视窗组件,第二视窗组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一拦隔栅对应设置,杠臂远离蜂王筛选诱入组件一端下方接触设置有限位组件,另一个端板为透明结构。本发明在蜂王刚羽化出房期,即可解决优质蜂王筛选,及向无王群诱入优质蜂王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初生蜂王自动筛选诱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蜂王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产在王台内的受精卵经过3天的卵期,5.5天未封盖的虫期,7.5天的封盖期,就会羽化出台成为蜂王,过8-9日龄,蜂王性成熟出巢婚飞与雄蜂交尾产卵。蜂王的主要职能是产卵,蜂群内所有的个体(新蜂王、雄蜂和工蜂)都是由它产卵发育而成,蜂王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在蜂王的产卵能力,蜂王的产卵力是维持蜂群强大群势的首要条件,而强群是蜜蜂健康养殖及获高产的基础。培育产卵力强的蜂王是人工育王的主要目标。
目前,在人工培育蜂王的过程中,蜂王质量的优劣仅凭肉眼、感官、经验去判断,凭蜂王台小,就认为出房蜂王个体小;看到蜂王体型明显瘦小、行动迟缓、躯体发育不健全,有缺陷等明显外观状态,才能确定蜂王质量不佳,但凭感官经验判断王台、蜂王优劣,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准确性,易出现误选,白白浪费育王资源,降低育王效率。
同品种蜂王(处女王)初生体重有差异,而构成蜂王躯体的头部重量和胸部重量差异不大,主要是由腹部重量差异决定的,腹部充满了一对卵巢,每个卵巢约有100-150条卵巢管,当蜂王刚羽化出房时,卵巢管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处女王初生体重差异主要是蜂王卵巢管发育数量决定的。
研究表明:初生体重大的蜂王,卵巢管数量多,性成熟早,交配和开始产卵的时间提早,容易被无王蜂群接受,产卵力强,产卵时间长,封盖子数量多,产蜜量高。
1、蜂王出房时间点不易准确掌控。人工移虫育王时,是把工蜂房中的1日龄内的小幼虫移到王台基内,过12日蜂王羽化出房,选择幼虫时也是凭经验选择,尽能移最小的虫,不能确定蜂王幼虫的发育准确时段,还有蜂王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受温度、哺育蜜蜂,营养的影响,蜂王羽化出房的时间无法精确具体时刻,而且每只蜂王出房时间也有差异。只能判断大概时间,精确到1日的时间。而且蜂王出房后短时间内后腹部收缩、体重就减轻。
2、捕捉蜂王易损伤。蜂王称重时,必须人为用手捕捉接触蜂王,极易损伤蜂王,尤其养蜂时间短的养蜂者,捉王的技术不熟练更容易发生。
3、蜂王称重要求在无风、温度为20-30℃、湿度为70-80%,洁净室内进行,蜂王称重时用手轻轻捏住蜂王翅膀或胸部,对准固定的小笼入孔,让蜂王慢慢爬入笼内,封孔幽闭蜂王,(防止乱爬),小心翼翼挂在扭力天平货钩上,或轻轻放在天平上称重,称重结束后,开启幽闭小笼入孔,等待蜂王慢慢爬出小笼外,再捕捉蜂王分放,达标的蜂王放到储备笼内或蜂群内,不达标的蜂王废掉。称重蜂王环境要求高、时间长,繁琐。
4、称重后的蜂王还王难。蜂王称重时,蜂王被人为提离储备蜂群外的时间较长,并且人为用手触摸蜂王,尤其接触多只蜂王,还有固定的小笼幽闭多只蜂王,导致蜂王气味发生变化,与原群气味有差异,称重后的蜂王再送回原群时,极易受到蜜蜂敌视围攻损失。
5、目前,给无王群诱入王时,通常是通过感官筛选个体大的王台,将王台放入至蜂群中,当王台内蜂王羽化出房后直接进入蜂群中,无法去称重筛选。这种方式诱入蜂王省事,快捷,诱王安全,但个体大的王台也不能完全保证蜂王的质量,只能在后期通过感官经验判断蜂王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再进一步判断蜂王留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未经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