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7556.3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二娟;刘福广;米紫昊;李勇;刘刚;王艳松;杨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管 鳍片管 表面 装置 | ||
1.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电源(1)、运动机构(2)和高频熔覆线圈(3),其中高频熔覆线圈(3)与高频电源(1)通过电缆相连,高频熔覆线圈(3)固定在运动机构(2)上,并通过运动机构(2)实现在待熔覆表面的移动;
所述运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4)、驱动杆(5)、平衡杆(6)、前端支架(7)、后端支架(8)、线圈夹持机构(9)和线圈工作距离微调结构(10);所述驱动杆(5)和驱动电机(4)相连,两端分别固定于前端支架(7)和后端支架(8)上;所述平衡杆(6)为两根,分别对称位于驱动杆(5)两侧,且与驱动杆(5)高度一致,所述平衡杆(6)两端分别固定于前端支架(7)和后端支架(8)上;所述线圈夹持机构(9)底部设有圆形通孔,驱动杆(5)、平衡杆(6)穿过圆形通孔,所述驱动杆(5)上加工有表面螺纹,且驱动杆(5)穿过的圆形通孔内壁设有与驱动杆(5)表面螺纹匹配的螺纹;所述线圈工作距离微调结构(10)装于线圈夹持机构(9)上,所述高频熔覆线圈(3)装于线圈工作距离微调结构(10)上;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驱动杆(5)同速度转动,驱动杆(5)带动线圈夹持机构(9)匀速运动进而带动高频熔覆线圈(3)运动实现在待熔覆表面的移动,通过线圈工作距离微调结构(10)调节高频熔覆线圈(3)与待熔覆表面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工作距离微调结构(10)为“螺杆”、“螺母”式,其中“螺母”固定于线圈夹持机构(9),“螺杆”为活动式;工作时,螺杆带动高频熔覆线圈(3)进行熔覆工作距离的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支架(7)和后端支架(8)上分别有螺丝固定的马蹄形固定装置(11);驱动杆(5)和平衡杆(6)的两端分别穿过马蹄形固定装置(11)固定在前端支架(7)和后端支架(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熔覆线圈(3)采用半圆线圈或圆线圈;半圆线圈上加装聚磁块,增强感应电流密度,提高熔覆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源(1)输入电压380V,电流60A,允许波动范围±5%,输出功率40-60kW,输出频率10-60k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源(1)体积尺寸为0.4x0.6x0.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置于前端支架(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杆(5)带动线圈夹持机构(9)匀速运动的行进速度在0.15-1m/min范围内,且最大行进距离为2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或鳍片管表面熔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工作距离微调结构(10)可调节范围为1-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5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