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泡沫稳定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7406.2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苏勇强;黄乐声;王永升;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东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00 | 分类号: | C08J9/00;C08L75/08;C08L87/00;C08L83/12;C08L71/12;C08G81/00;C08G7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静;刘国平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泡沫 稳定剂 | ||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泡沫稳定剂,所述聚氨酯泡沫稳定剂含有各自独立保存或者混合保存的组分A和/或组分B,组分A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组分B具有式(2)所示的结构;采用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稳定剂制备聚氨酯泡沫时,得到的聚氨酯泡沫在具有机械性能好、回弹性高、压陷硬度和密度低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抗菌的作用,特别地,在含有特定量的组分A和组分B的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含有特定量的组分C时,由此获得的聚氨酯泡沫的机械性能、回弹性和抗菌防臭效果均能够实现最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沫稳定剂。
背景技术
泡沫稳定剂又称匀泡剂,是聚氨酯泡沫生产配方中的关键组分之一,系硅类表面活性剂,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聚氨酯泡沫稳定剂是一种有机硅助剂。
在高回弹聚氨酯发泡过程中,泡沫稳定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聚氨酯泡沫的比重、弹性、发泡倍率、泡孔大小、开孔率等有重要影响。
目前用于制备高回弹聚氨酯泡沫体的表面活性剂一般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官能聚二甲基硅氧烷或硅氧烷聚醚共聚物。近年来,各类聚醚改性有机硅化合物以其优异的稳泡性能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聚氨酯泡沫稳定剂,但在聚氨酯发泡体系中依然存在开孔性差,气泡形成不均匀等问题,导致生产得到的聚氨酯泡沫透气性差、机械强度低、功能性差等。因此为了满足和拓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高回弹聚氨酯泡沫方面的各类特殊性能需求,设计开发泡沫稳定剂的分子结构使其各种性能达到综合平衡,保证泡沫稳定剂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多孔、低密度、支撑强度高等特点,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和配方的变化可制成普通软泡、高回弹泡沫及硬泡等。高回弹聚氨酯泡沫(HR)具有质轻、回弹好、吸音减震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乳胶般的手感,初始触感柔软舒适,当进一步压缩时,又能提供坚实而富于弹性的支撑,是一种理想的铺、垫材料,因此被大量用于制作枕头、床垫、沙发、鞋垫、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等)的座椅、靠垫、头枕等。
但当聚氨酯泡沫塑料应用于头枕、鞋垫、床垫、汽车座垫等领域时,应用场所通常容易滋生细菌,而聚氨酯泡沫表面本身容易长霉,且霉菌分泌物引起高聚物的生物降解,使得聚氨酯表面布满小裂纹。目前,聚氨酯材料不具备抗菌防腐的功能,接触这些产品时会沾染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提高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显得尤其重要。
CN103509168A公开了一种微孔聚氨酯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使用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含有沸点在约0-75℃区间范围内氟化醚的发泡剂,虽然和传统的微孔聚氨酯发泡体系比具有相近的线性收缩率,避免了重新开模的成本,但是制备的微孔聚氨酯泡沫存在回弹性差和机械强度差的缺点。
CN108624034A公开了一种含有软质聚氨酯泡沫的沙发制作方法。该方法将聚酯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混合再依次加入天然乳胶、液体石蜡、矿物质油、百菌灵、纳米银、壳聚糖、200~300目的硅胶粉末、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和固化交联剂,转至模具中固化即得软质聚氨酯泡沫。但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抗菌防霉性能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氨酯泡沫无法实现回弹性和抗菌性均较优异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聚氨酯泡沫稳定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泡沫稳定剂,所述聚氨酯泡沫稳定剂含有组分A和/或组分B,组分A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组分B具有式(2)所示的结构;
在式(1)中,
x为0-20的整数,y为0-20的整数,且x和y不同时为0;
在式(2)中,z为0-20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东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东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