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器用两段阻尼连续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6854.0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周锐;张兵;虞鑫仕;朱海强;蔡佳敏;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36;F16F9/46;F16K31/06;F16K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用两段 阻尼 连续 调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器用两段阻尼连续调节阀,包括阻尼调节单元、调节阀底座和封装阀组件;所述调节阀底座安装在减振器的活塞阀上,所述调节阀底座上设有若干阻尼孔,在所述调节阀底座上安装可移动的阻尼调节单元,所述阻尼调节单元上设有与调节阀底座对应的阻尼孔,通过所述封装阀组件的主阀芯上下移动,使阻尼调节单元的阻尼孔与调节阀底座的阻尼孔之间部分或全部导通。本发明通过分别调节第一段阻尼和第二段阻尼的通流面积,来实现阻尼力的连续调节,极大的拓展了减振器或阻尼阀的阻尼调节范围,具有主动控制、阻尼无级可调、阻尼调节过程平稳、动态响应速度快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系统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用两段阻尼连续调节阀。
背景技术
减振器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将路面不平激励产生的车身振动能量转化成热量并散发到大气环境中,使得车身振动衰减。传统的阻尼不可调减振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可调阻尼减振器可以根据工况切换阻尼,更能提高汽车综合性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9027100A公开了一种通过改变常通孔流量大小,来实现变阻尼特性的油液减振器,在工作腔中部的内壁设置了一段凹槽,使得活塞外壁与节流凹槽的内壁之间构成常通孔,活塞在运动至内壁凹槽时,油液同时也流入所述构成的常通孔。此时,流通面积发生变化,因而阻尼力大小亦发生改变。此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尼力的调节,但是阻尼力的调节会被动的受到路面冲击的影响,阻尼口容易因为行驶速度和车身载重的变化而产生“骤开骤关”现象,从而造成对车身的剧烈冲击,无法真正的实现缓冲减振作用。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11365402B的专利发明了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利用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来调节阀芯移动时所受阻力,进而通过滑块调节两个阻尼口的通流面积,实现两种阻尼力的调节,此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阻尼力调节的多样性,实现了阻尼无级调节,但这种设计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其一,在一段使用时间过后,磁流变液会挥发或出现导磁颗粒沉淀,使得磁流变液粘度分布极不均匀,因而阀芯的移动很容易受磁流变液的粘度和外部油腔工作压力的变化产生“失稳”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阻尼阀口的开启状态不稳定,减振器阻尼调节阀口容易产生“骤开骤关”现象;其二,以磁流变液作为调节介质的减振器或阻尼阀,在长久放置后,该基液在断电或改变电流后,原有磁场作用不会立即消除,减振器或阻尼阀的响应特性会进一步恶化;其三,所述发明虽然提出两种阻尼调节方式,但两种阻尼调节方式并不都能实现主动调节,其中手动调节部分仅为预调节情况下使用,在减振器密闭封装后无法进行二次调节,且两种调节方式也无法产生联动调节效果;其四,所述发明提出的阻尼调节方法并未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减振器或阻尼阀的阻尼调节范围,其实际阻尼调节范围受两种阻尼调节法中阻尼调节范围较小一方的限制。所以如何真正实现减振器或阻尼阀的阻尼无级可调,有效拓展其阻尼调节范围和确保阻尼调节过程平稳有效是制约阻尼可调减振器发展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器用两段阻尼连续调节阀,通过分别调节第一段阻尼和第二段阻尼的通流面积,来实现阻尼力的连续调节,极大的拓展了减振器或阻尼阀的阻尼调节范围,具有主动控制、阻尼无级可调、阻尼调节过程平稳、动态响应速度快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减振器用两段阻尼连续调节阀,包括阻尼调节单元、调节阀底座和封装阀组件;所述调节阀底座安装在减振器的活塞阀上,所述调节阀底座上设有若干阻尼孔,在所述调节阀底座上安装可移动的阻尼调节单元,所述阻尼调节单元上设有与调节阀底座对应的阻尼孔,通过所述封装阀组件的主阀芯上下移动,使阻尼调节单元的阻尼孔与调节阀底座的阻尼孔之间部分或全部导通。
进一步,所述封装阀组件包括主阀芯、衔铁、封装阀主体和电磁线圈,所述封装阀主体与减振器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封装阀主体外侧安装在调节阀底座上,所述主阀芯一端可移动安装在封装阀主体内部,所述主阀芯另一端插入调节阀底座内;所述衔铁位于封装阀主体内,且同轴安装在主阀芯一端上,通过电磁线圈使衔铁带动主阀芯上下移动,用于使阻尼调节单元径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