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上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6436.1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向林宗;高斌;王发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上报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上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双缓存队列机制,利用第一缓存队列缓存预设类型的数据,利用第二缓存队列缓存其他的数据。针对第一缓存队列中的数据,在监测到浏览器运行空闲时间点,则进行上报处理,针对第二缓存队列中的数据,在检测到满足设置的预设条件时,进行上报处理。该方案可将预设类型的数据缓存在第一缓存队列中,从而在浏览器空闲时即进行推送,可实现这类数据的及时上报,而对于除此之外的一些数据缓存在第二缓存队列中,在满足设置的预设条件时进行集中推送。如此,针对不同上报需求的数据采用对应的上报机制,可以满足不同的处理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上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数据技术(Data Technology,DT)正迅速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数据挖掘、智能推荐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这些炙手可热的新技术都是以数据作为依托,因此数据收集成为DT时代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网页埋点数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源,可以帮助服务提供方更好地评估服务质量、分析用户行为,以及挖掘出更多的业务增长点,因此越来越多的网页应用正在接入各种埋点工具。完整的埋点工具需要提供客制化的埋点数据格式定义、网页埋点坑位注入、埋点数据缓存策略、数据上报策略、数据上报重试策略等,目前各大埋点工具提供商侧重于埋点数据格式定义、埋点坑位自动化过程等,对埋点数据的缓存、埋点上报策略、上报重试机制等处理得比较简单。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埋点数据的缓存和上报处理时,往往采用单一数据队列缓存、固定时长上报、定量上报等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式不能很好地基于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进行数据的缓存和上报处理,难以满足数据处理需求,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数据上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够针对具有上报需求的数据采取对应的上报机制,以满足不同的处理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上报数据,并检测所述待上报数据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
在所述待上报数据的类型为所述预设类型时,将所述待上报数据缓存至第一缓存队列,并在监测到浏览器运行空闲时间点时,将所述待上报数据进行上报处理;
在所述待上报数据的类型不为所述预设类型时,将所述待上报数据缓存至第二缓存队列,并在检测到满足设置的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缓存队列中缓存的数据进行上报处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到满足设置的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缓存队列中缓存的数据是否存在溢出,若存在溢出,则确定满足设置的预设条件;或
检测是否到达设置的本轮上报处理的间隔时间点,若到达本轮上报处理的间隔时间点,则确定满足设置的预设条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缓存队列中缓存的数据进行上报处理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第二缓存队列缓存的数据中提取预设条数的数据,并上报至服务器;
根据所述服务器的反馈信息获得本轮上报处理的数据传输耗时;
根据本轮上报处理的数据传输耗时设置下一轮上报处理的间隔时间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本轮上报处理的数据传输耗时设置下一轮上报处理的间隔时间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本轮上报处理的间隔时间点或预设的初始间隔时间点,以及本轮上报处理的数据传输耗时,设置下一轮上报处理的间隔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4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