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传感器节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6098.1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9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熊勇;刘平平;徐晨孜;赵建龙;朱磊基;姚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8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感器 邻居 信息 信息处理 方法 系统 介质 节点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传感器节点,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节点以低频模式采集的第一感知数据;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中心节点和/或邻居节点;根据第一感知数据,进行粗判决,以判断是否需切换至高频模式,以所述高频模式采集第二感知数据;若是,则输出切换指令;获取传感器节点以高频模式采集的第二感知数据;根据第二感知数据,进行细判决,以判断是否感知到预警事件发生;若是,则形成预警信号,并输出至发生预警事件的邻居节点。本发明可以在前端进行部分数据处理如事件判断,以缓解后台计算压力、减少通信延时、提高预警效率及数据的可靠性,可以更清晰地掌握各个传感器节点的运行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处理方法与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传感器节点。
背景技术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在物理世界的延伸,利用传感设备组成传感节点和传感网络,利用采集的物理世界数据与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环境监测、定位跟踪、资源勘探等,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在智慧城市实际部署的传感网络系统中出现一些问题和技术需求,一方面,传感器节点故障或者采集的数据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一些事件的判断需要区域内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共同处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传感器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传感器节点故障或者采集的数据出现偏差及事件的判断需要区域内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共同处理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传感器节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传感器节点故障或者采集的数据出现偏差及事件的判断需要区域内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共同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传感器网络;所述传感器网络包括若干传感器节点;其中,所述传感器网络为以任意一传感器节点为中心节点,以固定预定距离为半径的圆,落入所述圆内的传感器节点为该中心节点的邻居节点;所述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传感器节点以低频模式采集的第一感知数据;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中心节点和/或邻居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感知数据,进行粗判决,以判断是否需切换至高频模式,以所述高频模式采集第二感知数据;若是,则输出切换指令,以便所述传感器节点以高频模式采集第二感知数据,并转入下一步骤;若否,则返回获取所述传感器节点以低频模式采集的第一感知数据的步骤;获取所述传感器节点以高频模式采集的第二感知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感知数据,进行细判决,以判断是否感知到预警事件发生;若是,则形成预警信号,并输出至发生预警事件的邻居节点;若否,返回获取所述传感器节点以低频模式采集的第一感知数据的步骤。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感知数据,进行粗判决,判断是否需切换至高频模式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感知数据是否在预设粗判决门限区间内,若是,则表示需切换至所述高频模式;若否,则表示无需切换至所述高频模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感知数据,进行细判决,以判断是否感知到预警事件发生的步骤中细判决的第二感知数据包括第t个时刻,第i个邻居节点的第j类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感知数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感知数据,进行细判决,以判断是否感知到预警事件发生的步骤包括:对第t个时刻,第i个邻居节点的第j类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感知数据进行预定运算,以获取该传感器节点于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数据运算结果;将该传感器节点于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数据运算结果与为其分配的权重进行预警参数计算,以获取所述预警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感应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卢非酰胺口服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