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芯光纤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85895.8 | 申请日: | 2021-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5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哲也;永岛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B6/0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苏娜;樊晓焕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 ||
1.一种多芯光纤,包括:
沿中心轴延伸的多个芯部;
包围所述多个芯部的每一个芯部的共用包层,并且所述共用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多个芯部中的每一个芯部的折射率;以及
包围所述共用包层的被覆,
其中所述多个芯部中的任一芯部在850nm至17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波长处的被覆泄漏损失为0.01dB/km以上,并且
所述被覆包括相对于波长在850nm至1700nm或1260nm至1625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具有第一光学特性或第二光学特性的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所述第一光学特性由作为相对于所述光的衰减指数的每1μm厚度的吸光度为0.1dB以上所定义,并且所述第二光学特性由所述每1μm厚度的吸光度与厚度的乘积为0.1dB以上所定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多个芯部和所述共用包层这两者均由石英玻璃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被覆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被覆还包括具有第三光学特性的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所述第三光学特性由所述每1μm厚度的吸光度相对于所述光为0.005dB以下所定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设置在所述共用包层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设置在所述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的外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的杨氏模量为2MPa以下或1MPa以下,并且
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的杨氏模量为0.8GPa以上、1GPa以上或2GPa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共用包层的外周面上的第一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并且
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的外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第一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的杨氏模量为2MPa以下或1MPa以下,并且
所述第二漏光传播非抑制被覆层的杨氏模量为0.8GPa以上、1GPa以上或2GPa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10μm以下、或者1μm以上5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通过响应于可见光区域中的白光的照射而引起预定的光谱的反射或散射,从而呈现预定颜色。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由碳构成,并且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在与所述共用包层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共用包层的外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的厚度为10nm以上1μm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由金属构成,并且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在与所述共用包层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共用包层的外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30μm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所述漏光传播抑制被覆层的外周面覆盖有由树脂构成的被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58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