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酸碱无纺布的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4687.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仙;吴哲聪;吴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灵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20/02;B65H26/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柳伟华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酸 无纺布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耐酸碱无纺布的生产设备,此种生产设备具备高质量传送,可调节张力,布料传送平稳的优点。它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设置有第一导布装置、压布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和第二导布装置,第一导布装置和第二导布装置均包括左安装座、右安装座、轴承、轮盘、导辊、压辊和驱动机构,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相对设置,在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的内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导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安装槽的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轮盘分别套装在轴承的外部,且轮盘与轴承之间可转动连接,压辊的两端分别与轮盘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固定在轮盘的上端,第一导布装置和第二导布装置上的压辊均朝向压布装置设置,布料穿设在导辊和压辊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酸碱无纺布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现目前市面上有一种耐酸碱无纺布,此种无纺布具有较高的耐酸碱性能,是一种新型无纺布。
在此种新型无纺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布料的传导和固定设备,现有的布料固定设备难以平稳牢固的将布料进行固定,影响了布料正常的加工,降低了布料生产加工的质量,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因此固定机构的研发工作已经开展,如中国专利CN205892277U中公开的一种丝绸布料传送固定机构,该机构通过弹簧对丝绸布料进行调节,调节传送过程中的张力,但弹簧在长期的使用下回导致弹簧弹性失活,复位不精准,从容达不到调节的作用。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耐酸碱无纺布的生产设备,此种生产设备具备高质量传送,可调节张力,布料传送平稳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酸碱无纺布的生产设备,它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沿布料的传送方向依序设置有第一导布装置、压布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和第二导布装置,所述压布装置能够为布料提供向下的压力,压力检测装置包括立柱、压力检测元件、显示屏和线缆,压力检测元件通过立柱固定在支撑台上,布料的下表面压在压力检测元件的检测部位上,显示屏通过线缆与压力检测元件连接,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压力值,第一导布装置和第二导布装置均包括左安装座、右安装座、轴承、轮盘、导辊、压辊和驱动机构,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相对设置,在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的内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导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安装槽的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轮盘分别套装在轴承的外部,且轮盘与轴承之间可转动连接,压辊的两端分别与轮盘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固定在轮盘的上端,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轮盘能够带动压辊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导布装置和第二导布装置上的压辊均朝向压布装置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布料穿设在导辊和压辊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导布装置、压布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和第二导布装置的设置,使得布料能够被多方面压紧,从而保证布料张力的控制,并且,由于压辊是设置在轮盘上的,轮盘能够在驱动机构驱动下上下摆动,因而使得压辊对于布料的压力能够进行调节,以满足张力的调节,从而实现高质量传送,且通过压力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实时对布料的压力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布料传送过程中实时的压力,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无纺布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充分达到耐酸碱的产品性能。
作为改进,安装槽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这样,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安装槽。
作为改进,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滚珠,所述导辊与内圈连接,外圈的外侧面与轮盘的内侧焊接固定,采用现有轴承结构即可进行装配,降低了设备的制造要求,便于制造,轴承的后端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
作为改进,轮盘为扁平的圆片状结构,轮盘的中部具有通孔,在轮盘外侧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上连接有压辊,这样,结构简单,采用凸轮结构,便于生产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灵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灵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K/Ka双频段的双圆线圆极化器
- 下一篇:缝编清洁布的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