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比重钨合金制品坯体准近净成型软模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4500.2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容;程东军;柯祖斌;王育伟;齐灵军;高为;杨永忠;陈杰旻;蔺伟宏;张亦钒;王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贾林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重 合金制品 坯体准近净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高比重钨合金小型号制品坯体加工物料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比重钨合金制品坯体准近净成型软模模具,包括设置有装料腔的软膜、用于封堵装料腔的塞头以及安装在塞头上的抽气嘴;所述装料腔包括方柱形料腔、与方柱形料腔一端连通且圆滑过渡的圆柱形料腔;所述塞头位于方柱形料腔远离圆柱形料腔的一侧。本发明实现了待加工坯体的准近净成形,从而有效杜绝了原圆柱形软模物料装填量大、生产周期长、加工繁琐的弊端,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比重钨合金小型号制品坯体加工物料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高比重钨合金制品坯体准近净成型软模模具。
背景技术
高比重钨合金小异形(方圆结合)系列制品,在当前等静压制、氢气烧结工艺路线下,通常采取的是制作圆柱形坯体棒料进行烧结,以确保后续机械加工整形过程工件余量足够;因此,现行圆柱形坯体结构棒料的物料损耗是构成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后期的软模模具结构改进中,将圆柱形调整为方柱形结构,有效实现了物料的阶段性降耗,但仍未达到最佳的物料控制目标,同时又暴露出了后续机械加工环节的打刀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比重钨合金制品坯体准近净成型软模模具;实现了待加工坯体的准近净成形,从而有效杜绝了原圆柱形软模物料装填量大、生产周期长、加工繁琐的弊端,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比重钨合金制品坯体准近净成型软模模具,包括设置有装料腔的软膜、用于封堵装料腔的塞头以及安装在塞头上的抽气嘴;所述装料腔包括方柱形料腔、与方柱形料腔一端连通且圆滑过渡的圆柱形料腔;所述塞头位于方柱形料腔远离圆柱形料腔的一侧。
方柱形料腔与圆柱形料腔两者圆滑过渡,形成与最终制品形状相接近的装料腔,有效的缩减了物料装填量;本发明引入了准近净坯体成型理念,设计该软膜,全过程实现了物料装填量在原有基础上30%的递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柱形料腔与圆柱形料腔的连接处的曲率半径为6.67-8.33。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柱形料腔的截面尺寸为23mm*23mm;所述圆柱形料腔的直径为21mm。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向装料腔内装料,所述软膜的外侧套装有外模支撑。
优选的,所述外模支撑为铝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塞头包括与方柱形料腔配合使用的的塞本体、与塞本体远离方柱形料腔一端连接的塞帽;所述塞头上设置有贯穿塞帽和塞本体的安装孔;所述抽气嘴安装在安装孔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避免在压制后的脱模阶段的端头崩边而影响加工余量的问题,所述安装孔包括贯穿塞帽和塞头的孔一、以及与孔一同轴连接且位于塞本体远离塞帽一端的孔二;所述孔二上安装有滤布;所述滤布与塞本体靠近方柱形料腔的一端共面。
所述孔二的直径大于孔一的直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柱形料腔、圆柱形料腔、安装孔同轴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膜的外侧设置有与塞帽配合使用的环状凸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设置具有方柱形料腔和圆柱形料腔的软模,确保了小异形高比重合金制品加工质量的同时,坯体料耗得到明显降低;提高了小异形高比重合金制品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通过将滤布与塞本体的端面共面设计,有效的避免了压制后脱模阶段的端头崩边而影响加工余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