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网络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4494.0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樊渝江;王启光;汪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L1/02;C08L5/08;C08L5/00;A61L2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凝胶 伤口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网络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醛基化青蒿多糖;(2)制备双网络水凝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细菌纤维素为第一层网络,氧化青蒿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为第二层网络形成的双网络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双网络水凝胶伤口敷料,可以提高伤口敷料抗氧化、促进修复的性能的同时,通过形成双网络的水凝胶,增强水凝胶力学性能以及提高其锁水保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网络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皮肤损伤修复,目前主要的产品有干性敷料与湿性敷料两种。早期的伤口干性愈合理论认为,伤口愈合需要在干燥环境下,通过大气氧促进伤口愈合,基于这一理论早期伤口护理多采用棉、麻等材料混纺而成的纱布;但后来研究表明表皮伤口无法从大气中获得氧气,且由于纱布无法将伤口与外界隔绝,易导致细菌侵入;另外在使用纱布护理伤口过程中,伤口会与纱布粘连,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新长出的肉芽组织会钻入纱布的缝隙中;在后期换药时,容易将纱布与伤口部位的痂壳一并撕下,不仅会导致患者疼痛,而且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干性伤口敷料,无法为伤口愈合提供有利的环境,因此并不是最理想的伤口敷料。同时,伤口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的过程,氧化应激反应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反应之一。氧化应激反应伴随整个伤口愈合的全过程,如果过度的氧化应激反应会导致伤口部位的脂质、蛋白质和蛋白质的损伤,甚至导致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影响伤口愈合的过程。因此将抗氧化剂使用在伤口敷料中,减少伤口局部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是很有必要的。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水凝胶敷料,以及细菌纤维素和壳聚糖(chitosan,CS)水凝胶(cellulose–chitosan,BC-CS)敷料就是湿性敷料中两种。BC水凝胶具有与皮肤组织细胞外基质类似的三维纤维网络结构,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湿性、一定的止血功能和防粘连性能;然而,BC水凝胶并不具备杀菌功能,对已入侵的致病菌及己感染的创面毫无作用;另一方面由于BC水凝胶中的水分受挤压就会溢出,保水性能差,无法有效为伤口提供优秀的湿润环境。BC-CS水凝胶敷料,在BC水凝胶的基础上加入了有抑菌作用的CS,BC-CS水凝胶有效提高了BC水凝胶的保水性和力学强度,使其具备了一定的抑菌作用,更有利于伤口愈合;但是由于这样制备的BC-CS水凝胶,CS是直接浸泡入BC纤维网络中的,二者之间并没有较好的相互作用,因此只能短时间的提高BC的相关性能,随着CS的溢出,其性能会明显下降。另外,通过我们的研究通过高碘酸钠改性过的青蒿多糖具备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提高伤口敷料性能的同时增加其抗氧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网络水凝胶伤口敷料,其可以在提高伤口敷料抑菌抗炎、促进修复的性能的同时,通过形成双网络的水凝胶,增强水凝胶力学性能以及提高其锁水保水能力,同时还能通过加入具有抗氧化性的高碘酸钠改性青蒿多糖,在提高伤口敷料性能的同时增加其抗氧化性,促进伤口的愈合。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双网络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网络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醛基化青蒿多糖;
(2)制备双网络水凝胶。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11)将青蒿多糖溶解在蒸馏水搅拌后得到溶液A;
(12)在溶液A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后得到溶液B;
(13)在溶液B中加入高碘酸钠避光氧化后得到溶液C;
(14)在溶液C中加入乙二醇搅拌反应后得到溶液D;
(15)在溶液D中加入乙醇搅拌、静置后得到溶液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