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激光诱导转移的浸润改性细胞分选芯片及分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4418.X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李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激光 诱导 转移 浸润 改性 细胞 分选 芯片 方法 | ||
本发明用于激光诱导转移的浸润改性细胞分选芯片及分选方法,包括:基底层和改性激光作用层;所述基底层对分选激光透明,对所述改性激光作用层起支撑作用;所述基底层设置有微阱结构,配合改性激光作用层更好的实现网格化结构层;所述改性激光作用层包括:交替相连的亲水区域与疏水区域形成的网格化结构层;本发明在分选芯片上加工网格阵列,网格内部进行亲水修饰,网格之间进行疏水修饰,通过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的巧妙配合,结合科学的分选操作,有效提升了分选活体细胞的成功率和分选效率,该芯片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制造方便,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分选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激光诱导转移的浸润改性细胞分选芯片及分选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弹射转移技术(基于激光诱导前向转移原理的微颗粒物转移技术)、激光显微切割技术能够精准转移分选芯片上的生物样品,现已经广泛用于细胞的精准分选。
目前在分选芯片上制备活体细胞样品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将含有细胞的溶液涂敷在分选芯片上;此时溶液的厚度通常较厚,激光弹射转移、激光显微切割很难控制细胞突破溶液层实现分选;
另一种方式为,将细胞与甘油、海藻酸盐等保水物质混合,在分选芯片上均匀涂敷成薄膜,进行分选;细胞在薄膜内部保持活性状态,激光弹射转移后其活性变化不大,故可以完成活体细胞的转移分选;但甘油、海藻酸盐与细胞混合的同时,很有可能改变细胞的原位性质,也会造成分选得到的细胞的使用价值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用于激光诱导转移的浸润改性细胞分选芯片及分选方法,本发明在分选芯片上加工网格阵列,网格内部进行亲水修饰,网格之间进行疏水修饰,通过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的巧妙配合,结合科学的分选操作,有效提升了分选活体细胞的成功率和分选效率,该芯片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制造方便,适合推广。
用于激光诱导转移的浸润改性细胞分选芯片及分选方法,其中:
用于激光诱导转移的浸润改性细胞分选芯片,包括:基底层和改性激光作用层;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层对分选激光透明,对所述改性激光作用层起支撑作用;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基底层采用:氧化物、硅酸盐或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加工制作;
作为一种优选举例说明,所述基底层为:SU-8、聚二甲基硅氧烷、石英、蓝宝石或氟化镁材质制作;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待分选活体细胞的成功率,所述基底层设置有微阱结构,配合所述改性激光作用层更好的实现网格化结构层;所述亲水区域设置在所述微阱结构底部,所述疏水区域设置在微阱结构边沿以及微阱结构侧壁,所述每个微阱结构均能装载进入一个或者若干个待分选细胞;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具有微阱结构的基底层,能够更好的协助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完成细胞悬浮液的切割;
作为另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疏水区域设置在所述微阱结构底部,所述亲水区域设置在微阱结构边沿以及微阱结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激光作用层包括:交替相连的亲水区域与疏水区域形成的网格化结构层;对所述网格化结构层中的每个网格内部进行亲水修饰,形成亲水区域;对所述网格化结构层中的每个网格隔断进行疏水修饰,形成疏水区域;最终形成多组改性网格;所述改性激光作用层用于吸收分选激光后发生形变,将分选细胞样品推离基底层,实现分选;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改性激光作用层采用: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或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加工制作;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改性激光作用层采用:金、铜、铝、钛、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氧化铟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加工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