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翘曲改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3676.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章凯翔;马国维;周明海;黄锦伟;周立;方晶;祝超;邓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7/08;B32B27/32;B32B27/36;B32B27/12;B32B17/02;B32B17/10;B32B17/12;B60R1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李亦慈;唐银益 |
地址: | 3111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表层结构 对称 gmt 纤维 复合 板材 改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翘曲改善方法,压板机分为加热区和冷却区两部分,在连续制板时通过调控压板机加热区和冷却区上下板的温度差来控制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的上下表层冷却后的收缩程度相当,使得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的不对称表层的胶膜和无纺布冷却后的收缩程度接近一致,两者收缩应力相互抵消,从而使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平整。本发明针对不同克重和成分的非对称结构GMT纤维复合板材,通过调节高压机加热板和冷却区上下板温度的差异,将GMT纤维复合板材的翘曲量控制在≤5cm,可得到拥有理想平整度的GMT纤维复合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外饰部件纤维复合板材范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翘曲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底护部件是一种用来保护汽车底盘,可防止行车过程中汽车底部裸露部位(发动机底部、车身底部等)遭受外部杂物(碎石、沙土等)冲击所带来的不可预计破坏,对汽车底部关键部位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GMT纤维复合板材是目前汽车底护中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为了获得更为良好的防冲击和防水效果,现在许多主机厂往往采用高克重(150-200g/m2)热塑性热熔胶膜作为外观面,而出于产品成本考虑,另一面通常设计为PET针刺无纺布(100-120g/m2),这样设计虽然规避了高成本风险,但由于产品结构的非对称设计,热塑性热熔胶膜其高结晶性带来的高于背面PET针刺无纺布收缩率,导致成品板材往往两边起翘高度超过管控标准(≤5cm)。而板材过高的翘曲量不仅带来影响美观、不方便运输等问题,而且还会导致客户处出现自动上料失败、成型件翘曲以及进烘箱失败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翘曲问题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翘曲量的改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翘曲改善方法,压板机分为加热区和冷却区两部分,在连续制板时通过调控压板机加热区和冷却区上下板的温度差来控制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的上下表层冷却后的收缩程度相当,使得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的不对称表层的胶膜和无纺布冷却后的收缩程度接近一致,两者收缩应力相互抵消,从而使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平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上下表层结构非对称GMT纤维复合板材为三层结构,依次为表皮结构层一、GMT芯层、表皮结构层二,表皮结构层一和表皮结构层二为非对称结构,表皮结构层一为针刺无纺布、表皮结构层二为热熔胶膜,或表皮结构层一为热熔胶膜、表皮结构层二为针刺无纺布,两者的材料克重均处于100-200g/m2之间,无纺布成分为PET纤维,热熔胶膜成分为PP、PE、EVA、PES和PA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非对称结构GMT纤维复合板材翘曲高度要求≤5cm。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通过智能温控系统调控压板机加热区和冷却区上下板的温度,将对应板材翘曲侧背面加热区和冷却区温度分别控制在210-220℃和70-90℃之间,对应板材翘曲侧正面加热区和冷却区温度控制在190-200℃之间和20-40℃之间,翘曲侧正面对应加热区与冷却区的下板,翘曲侧背面对应加热区与冷却区的上板。利用高温减慢翘曲背侧辅料冷却结晶定型过程,增加其结晶度,增强辅料的收缩程度;而低温可使板材翘曲面辅料经历一个快速降温过程,使其分子链无法及时从无规线团态转变为规整取向态,减小其结晶度,从而减弱该侧辅料的收缩程度,使板材两侧表面辅料结晶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应力收缩相互抵消,从而使板材达到平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3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