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3551.3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蔡进;吉民;周小琴;黄铭琪;王雨红;陈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90 | 分类号: | C07D209/9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冒艳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吲哚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用途,结构如下。中间体EMPIW和6‑羟基‑2‑萘醛的缩合反应;荧光团N与丙烯酰氯的取代反应。该荧光探针基于吲哚菁结构,Michael受体作为识别基团,能特异性识别生物硫醇,且光学性能良好,能用于细胞内成像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用途,特别涉及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生物硫醇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半胱氨酸((Cys)参与生物体的信号调控与代谢过程。Cys在细胞的还原和肝脏解毒过程,蛋氨酸、硫胺素、肝素、生物素、硫辛酸、辅酶A等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保护防御系统免受氧化并影响二硫键的形成、折叠、组装和稳定性。人体中生物硫醇的水平异常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及中风、骨软弱病、精神病、生长迟缓、肝损伤等。因此,对生物体内的生物硫醇进行原位定量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检测生物硫醇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等等,而荧光光谱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其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用样量少、方法简单等优点。同时,荧光光谱法中的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具有背景干扰低、对生物样品的光损伤小、样品穿透性强、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近红外荧光探针成像在化学、生物学和临床检验诊断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用于检测生物硫醇的荧光探针发展迅速,荧光素类、罗丹明类、香豆素类、BODIPY类、萘酰亚胺类、稀土配合物类、吡咯类、菁类等荧光染料陆续被设计合成,而菁类荧光探针由于最大吸收波长较大(λ>600nm),在近红外区应用于荧光标记效果明显,因此,菁类染料是近红外荧光染料唯一广泛使用的荧光染料,但其由于量子产率低、水溶解性差、光稳定性差等特点,局限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尽管菁类染料通过引入吲哚可改善其光学性能,但研究表明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的荧光量子产率仍较低(一般地Φ<0.25),不适合生物成像。而具有刚性共面的染料,荧光量子产率比较高,但其发射波长一般是在可见区,这不利于它们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吲哚菁类荧光探针的荧光量子产率,需要对吲哚菁类荧光探针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基于吲哚菁结构, Michael受体作为识别基团,能特异性识别生物硫醇,且光学性能良好,能用于细胞内成像。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所述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结构如下:
进一步地,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探针N-1具有不同的光稳定性。
所述的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中间体EMPIW和6-羟基-2-萘醛的缩合反应
向中间体EMPIW和6-羟基-2-萘醛的混合物种加入无水乙醇,反应完成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不良溶剂进行析晶,抽滤、洗涤,得到绿褐色滤饼,干燥,得到荧光团N,工艺流程如下:
(2)荧光团N与丙烯酰氯的取代反应
向惰性气体保护的荧光团N中注入无水DCM作溶剂,搅拌,待底物完全溶解,注入无水TEA,并在0℃环境中继续搅拌,再注入丙烯酰氯,反应后,反应液减压浓缩,得到暗红色粗产品,分离纯化,得到红色固体N-1,工艺流程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不良溶剂为MTBE。
所述的基于吲哚菁类荧光探针响应Cys的方法,工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3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泄洪功能的安全井盖
- 下一篇:一种沥青发泡质量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