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覆膜封闭性能的生物酶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3376.8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伟;徐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福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封闭 性能 生物酶 甲醛 清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覆膜封闭性能的生物酶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甲醛清除剂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甲醛清除剂包括生物酶液、稳定剂溶液、激活剂溶液、水性树脂、润湿剂、成膜剂和消泡剂原料。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成本低,对甲醛清除效果佳同时具有祛除异味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醛吸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覆膜封闭性能的生物酶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8-0.09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人类有70%的病症与室内环境有关,我国每年有12万人死于室内污染,90%以上的幼儿白血病患者都是住进新装修房一年内患病的。
由于甲醛存在很大的危害,对甲醛的清除尤为重要,甲醛清除方法包括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和生物方式。
其中物理方式主要是使用吸附材料对污染气体进行物理吸附。例如活性炭吸附,其原理是活性炭的多孔结构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从而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杂质的目的。
化学方式是采用化学药剂类产品去除甲醛,主要通过强氧化剂对醛基进行氧化,比如使用次氯酸根,高锰酸根,臭氧,三价铁离子等;此外,光触媒催化也是去除甲醛的有效方式,如纳米技术光触媒可以在光照的条件下催化产生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以及富氧离子,氢氧基等,可以起到分解甲醛的作用,如铂光素光触媒。此外,各种电动的空气净化器也能起到物理治理和化学治理的效果。
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植物可以吸收室内空气污染净化室内空气,或采用微生物、酶进行生物氧化、分解。
甲醛清除剂是指专业用于清除污染源及空气中甲醛的一类液体类治理产品,市场上销售的甲醛清除剂的原理可以归纳为四种,分别是中和反应类、催化分解类、氧化还原类、封闭封堵类。
封闭封堵类的甲醛清除剂原理是封堵,也就是利用产品成膜的特性,部分或完全封堵住不让甲醛挥发出来。但是这类产品实际效果非常有限,现实生活、工作环境下的污染源我们无法把它封堵住。还有的部份是液蜡封闭型。可以直接封闭人造板的甲醛释放。
目前甲醛封闭剂主要是单纯的化学类封闭剂,仅仅是起了封闭,没有除味的作用。现今没有一款既能除味儿又能起到封闭效果的产品。化学类封闭剂主要成分为化学溶剂,化学品安全性较低,化学溶剂容易导致漆面改变,产生了很多施工事故,容易产生产品的二次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覆膜封闭性能的生物酶甲醛清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生物酶液90~110份,稳定剂溶液5~15份,激活剂溶液5~15份,水性树脂5~10份,润湿剂5~10份,成膜剂3~8份,消泡剂0.5~1份。
优选的,所述生物酶液为FS复合生物酶,或漆酶、芝麻素、半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液。FS复合生物酶为本公司生产,富含多种生物酶,是一种具有强大分解能力的高活性复合生物酶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福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福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3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